中國大陸「電商法」從 2019/1/1 實施,對以下幾點有規範:
- 刷單
- 大數據殺熟
- 捆綁搭售
- 虛構交易
- 編造用戶評價
- 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文宣
- 欺騙、誤導消費者
- 以上都將違法
個人筆記, 記錄關於 系統、程式、新聞 與 日常生活 等資訊
中國大陸「電商法」從 2019/1/1 實施,對以下幾點有規範:
台灣網路購物(網購)、電子商務(電商)在網路銷售金額,於2016年已經達到 3.5兆元
財政部關務署的關稅法自 2018年起,購買海外商品的人需要注意,超過 2000元的商品,就會需要課稅。
還有幾個政策比較有影響的,也來做點紀錄。
蝦皮商城 近日主打 台北市兩小時到貨,但是他們並沒有自己的物流,是怎麼作到的呢?
蝦皮母公司 Sea 申請赴美上市,所以有公開這些數字的資訊,蝦皮在 18個月的行銷費用,就燒掉近70億元~
亞馬遜(Amazon)先前推出15分鐘生鮮取貨服務,現在又鎖定衝動購物的大學生族群(應該屬於有臨時需求的族群),在美國的五座大學城推出 2分鐘取貨服務...
現在實體商店都要網路化,Amazon 開始將網路商店(EC)實體化~
中華郵政於 2017/8/14 起與支付寶合作,辦跨境電子支付,在大陸淘寶、天貓購物時,選擇金融卡付款,就可以以新台幣支付,手續費只要1%。
跨境匯出款項步驟
亞馬遜 (Amazon) 在 6年前就已經開始有放款服務(Amazon Lending),不過只有少數優質的合作賣家才有此服務,現在打算在美、英、日來擴大服務範圍。
電商營收每年都還在持續成長,政府經濟部統計處有將這些資料公開,可以來做點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