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Beta 是種流行, 只要寫 Beta 就可以不用管安全問題,
而能依興趣的多加些新功能進去.
不知道這樣子該說什麼, 總覺得這是個無止境的錯, 有種出狀況不用負責的感覺.
以下轉載自: 當Beta版遲遲處於測試狀態 Paul Festa‧郭文興譯 2005/02/25
Beta過去被認為是軟體開發的最後階段,現在廠商在無限期測試產品的最高指導原則下,Beta版反而有了自己的生命週期。
這股趨勢可用最近Google共同創辦人Larry Page向投資人的說法最為明顯,他表示只要工程師還有重大變更想進行,產品就會繼續保持beta(或稱測試版)身份,即使已經進行了數年的產品也一樣。
「這種東西其實沒有明確定義」Page表示:「我們可以在明天就把所有產品的Beta兩字去掉,然而事實上卻沒做什麼改變……但如果Beta兩字還在那裡五年,就代表我們會花五年的時間去從事某些重大改變,我們覺得沒問題,這只是傳達與品牌標示的問題而已。」
Beta測試版原來是指最後發現嚴重漏洞的時機點,趕在最後正式對外發表前進行最後收尾的階段,但Google對於beta的時間觀點卻點出了當前廠商對此一流程的無限延伸。
Beta:時間越來越長
Beta這個字以希臘字母的第二個字母來命名,往往用來代表軟體測試的第二階段。傳統上Beta版會被發佈給部分測試人員作測試,在它之前的是Alpha版則是在實驗室裡進行測試。
但近幾年來,許多複雜的程式都是透過網站來提供給用戶,而非市售盒裝或者可下載的軟體產品,beta測試版似乎越來越常見,時間長短也不太受限制了。
「過去三年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常見。」線上照片網站Flickr的行銷主管Catarina Fake表示,這家網站最近也才度過了一週年的beta生日。「三年前,我不記得有多少網站會用beta版的。」
如Page所說的,Google本身也是以其Beta版軟體數量之多、時間之長而聞名。Google Catalogs? 2001年就推出Beta了。Google News呢?2002年推出Beta。Froogle呢?跟Google News一樣老。
Google的Gmail郵件網站最近剛進行過改版,外界紛紛臆測可能是Gmail即將結束測試版的前兆。
模糊半成品焦點?
廠商不怕耗時,喜歡經年累月慢慢玩beta版,但部分人士則抱怨這麼做根本是模糊成本與半成品之間的界線。
「我覺得『Beta』變成一個值得質疑的字眼,」科技顧問Mary Hodder表示:「Google跟Flickr把Beta放在他們網站上長達數年,這使我們覺得使用Beta版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Hodder先前曾在blog寫過,她因使用某一知名beta版的RSS整合軟體導致資料遺失的經歷。此篇文章還在blog社群中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她在blog中寫到,她原先沒注意到廠商拿beta軟體給用戶使用竟然還敢收錢。
「網友一旦上網購買了beta產品後,beta這個字就已經喪失意義了。」Hodder表示。
Fake卻為Flickr提供付費beta服務的舉動提出辯護,他表示這是因為網友想要更多儲存空間而提出的要求,且這樣也讓公司在的軟體研發的後期階段得以維持。該服務除了免費帳號,同時有一年59.95美元的額外儲存空間服務。
Fake表示Flickr測試時間這麼久是無心造成的。相片服務是在一個原本應該是多人遊戲的網站上所推出的。當公司將焦點轉移到相片的儲存與分享功能上之後,網站變得十分熱門,以至於他們必須要將重點放在建立運算資源與網路資源上,而暫把希望在服務中增加的新功能暫放一邊。
「我們會很快速的放上更新版的服務」Fake說,「我們將會先放上一些新東西,看看發生什麼事,也看看各種功能之間的使用活動如何,然後我們會與軟體的使用者互動,持續的努力改善產品。然而最有辦法告訴你軟體實際工作狀況的,就是使用者的實際使用。」
有些Google的測試版-Gmail與社交網站Orkut,都是只有受邀者才能加入的,希望藉此限制使用beta版的人數。
在可下載的軟體中,市場還不乏幾個太快把beta標籤拿下而闖出一堆問題的例子。
舉例來說,Netscape Communications推出了Netscape 6後遭遇了強烈批評,Netscape 6是基於Mozilla.org開放原始碼研發社群建造的預覽版1.0。
「Netscape 6仍舊像個beta版」當時的一篇批評如此寫道:「使用它的感覺讓我覺得它好像還沒完成。我大可等待Mozilla的1.0完成版,而不是將它快速的推出。」
一個瀏覽器大戰的老將,Mosaic的共同作者,也是Netscape的出資成員Jon Mittelhause回憶Netscape 6的遙遠始祖-Mosaic瀏覽器時,認為它是一個「無止盡的beta循環」。
「陷入一個無止境beta循環的典型原因之一,是由於研發團隊沒有嚴守紀律來限制功能數量,」Jon Mittelhause表示:「他們會一直試著把一些小小的,『安全』的功能塞進產品裡,這會無可避免地產生副作用──藏在某處的程式臭蟲,同時也開始了惡性的循環。這種事常常在「最厲害」的研發人員身上發生,因為他們不想光做在那裡除錯;他們想要撰寫更多的新功能。(陳奭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