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Categories: My_Note

書摘:Same as Ever :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

Same as Ever :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 這本書台灣還沒有翻譯,書名意思是:哪些事是永遠不變的?那些永遠不變的事情,從以前到現在恆古不變得道理有哪些?

  • 作者:摩根豪瑟 是 金錢心理學 的作者

書摘:Same as Ever :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

書名:Same as Ever :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 探索在這個變化快速的世界,永恆不變的原則

主要大概訴說是:如果你搭乘時空旅行機器,前往500年前或500年後,科技、醫療或者各種變化都很大,但是有些共通的原則是一直存在的:

  • 作者帶領讀者踏上一場全球歷史之旅,看見那些在關鍵時刻中,扮演決定性角色的行為:
    • 從核武的發明 到 Amazon 的創立
    • 從 阿拉伯的勞倫斯 到 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
    • 這些關於風險、機會、活出理想人生的故事,理解這其中恆古不變的道理,將能幫助我們從雜訊中辨別重要信號,進一步優化決策過程
  • 歷史充滿意想不到的發展,但若能學習到變動之中的恆常,無論未來將帶給我們什麼挑戰,我們都能夠在做抉擇時更有自信

這本書聽到得到的解讀,內容蠻有意思的,這邊整理得到聽書的內容:

書名:那些永遠不變的常識 或 那些永遠不變的是什麼

  • 摩根豪瑟喜歡在歷史資料裡,發現那些不變的人性規律;然後又透過這些規律,去看它們對當下人們的啟發意義
    • 例如:作者的前一本書《金錢心理學》,副標題是「財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恆真相」

於 摩根豪瑟 眼中,人類世界裡永恆不變的常識有哪些?

1. 你就是沒法預測未來

  • 人們常說的:如果你想知道我們未來會去往哪裡,你必須先知道我們從前去過哪裡。(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 作者觀點:如果你知道我們去過哪裡,你會意識到,我們不知道我們未來會去哪裡
    • 我們這個世界充滿了蝴蝶效應,一點點微小因素的變動,都可能改寫歷史
    • 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後,它可能總會有一些偶然的、巧合的因素存在,這些你用邏輯推理根本沒法預測到的
      • 事件案例:
        • 1915年5月7日,有一艘用於英美之間客運的巨輪,叫「盧西塔尼亞號」,它被德國潛艇發射的其中一枚魚雷擊中了,造成將近1200名乘客死亡。一般認為,這是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 如果這艘巨輪的船長特納,之前沒有關閉船上的第四個鍋爐房,那麼這艘船就能開得更快,節省一天的時間,就不會跟德國潛艇相遇了。那麼一戰的歷史可能就會有重大改變
        • 1776年8月28號的晚上,那股吹往英國艦隊的風不是逆風,而是順風,那他們很可能就能勢如破竹,把喬治·華盛頓的軍隊全部殲滅了,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美國了
    • 人類在做預測的時候,有一個習慣,就是我們總喜歡下意識地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去考慮一個東西會怎麼變化,然後我們應該做什麼對策。問題是,真實世界里根本不存在控制變量,一切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 事件案例:
        • 有人看好一隻股票,但是在價格一兩百的時候沒有入手,然後股價漲到了六百,就很後悔,心裡想著,假如它跌回來,我一定要買。但問題是,等它真的又到兩百了,你能預測它將來還會漲回去嗎?你又不敢了
    • 平靜會播下瘋狂的種子(福兮禍之所伏),描述一個心理過程:(根本意思是:穩定本身就是不穩定的,繁榮本身就孕育著蕭條)
      • 當經濟穩定時,人們會變得樂觀
      • 當人們變得樂觀時,他們就會負債
      • 當他們負債時,經濟就會變得不穩定
      • 註:你很難知道,那個拐點會在什麼地方,所以這也是我們很難預測未來的一個原因
    • Risk is what you don’t see.:風險是你看不到的那些東西。或者說:「風險是你認為你已經考慮到了一切之後剩下的東西。
      • 歷史上常見的情況:那些我們經歷過的最大的風險,最重大的事件,往往是人們沒有提前預料到的
      • 最大的風險總是沒有人預見到的,因為如果有人預見到了,大家就會做好準備,那事後來看它的破壞性就被稀釋掉了,也就不是什麼「風險」了
  • 所以作者說:未來十年最大的風險,最重要的新聞故事,都是今天沒有人談論的。這就是永遠不變的事情。無論你是哪一年讀到這本書,這個真相都不會改變。
  • 結論:你就是沒有辦法預測未來。過去是,將來也是。
  • 如何應對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1. 少做預測,多做準備
      • 面對這樣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作者建議是:少做預測,多做準備 (既然預測不準,預測不到,那我們就不要那麼依賴預測)
        • 《黑天鵝》作者塔勒布也說:少投資預測,多投資準備。
        • 而且,"多做準備" 裡的 "多",是比你認為已經準備充分了的那個程度,還要再多一點
          • 因為,我們覺得準備充分,一般只是在為能想象到的風險做準備,真正的風險是你看不到的那些,所以你需要給它打出富餘量
          • 例如:在個人理財方面,合適的儲蓄金額,應該是在你做好了儲蓄計劃之後,再往上加一些。到了你覺得,欸,是不是有點多了?這個量才是合適的
    2. 幸福的第一法則是低期望值
      • 為何覺得以前比較幸福?
        • 在你的社交圈裡,大家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低工資、小房子、穿舊衣服,也沒關係;度假只能去露營,也很快樂。因為你看到的周圍人都是這樣的。
      • 現在為何覺得不幸福?
        •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各種別人的精彩生活,看見他們的奢侈品、豪宅、房車、游艇度假,然後再低頭一看,心裡就不平衡了:為什麼這些東西他們有、我沒有?
      • 今天的經濟,擅長於創造三樣東西:財富、炫耀財富的能力、對他人財富的妒忌
      • 作者:
        • 如果人們的期望值的膨脹速度比經濟增長速度要快,那即使社會財富是在增加的,人們的幸福感還是在倒退
        • 職場裡即使你在努力成長,但如果成長速度比老闆預期的要慢,那你的印象分可能還是在下降
        • 所以,"期望"這個東西,它很容易被忽視,但它幾乎影響著我們對生活中一切東西的價值判斷
        • 從個人幸福的角度來看,就是:如果你想過上幸福的生活,管理好期望很重要
      • 有人問查理·芒格:你看起來非常幸福、滿足,你的秘訣是什麼?
        • 查理·芒格的回答:
          • 幸福生活的首要法則是低期望值
          • 如果你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你的一生都會很悲慘
          • 你要有一個合理的期望,接受生活的結果。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你都要學會堅忍
      • 所以,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要記住一個等式:幸福 = 你擁有什麼/你期望什麼
        • 當我們在焦慮地預測未來的時候,在意的往往是,我擁有的東西會怎麼變化。很多人都忽視了另一個要素,那就是我們的期望。而期望其實是我們更能夠去控制的東西
        • 所以與其患得患失,不如降低期待——得不到是正常,得到了是驚喜——有這種心態,人生也會幸福很多

2. 你就是沒法走捷徑

  • 什麼叫捷徑?
    1. 能讓你走得容易
    2. 能讓你走得快
    3. 作者認為走捷徑是行不通的
  • 這個世界上,每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都會伴隨著痛苦(它就應該是困難的 It’s Supposed to Be Hard.)。我們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接納這一點,就不會總想著要去逃避、去找捷徑。
    • 另外一個案例,電視台找編劇團隊來幫忙出段子,但是編劇團隊沒給出多少好段子,Why?
      • 朋友就說:如果他們真的每天都能寫出好多好段子,那不是才奇怪嗎?
      • It’s supposed to be hard,這件事本來就應該是難的。正因為難,所以他們的劇才能這麼火,才是別人搶不走的餅啊
      • 這部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對它進行了微觀管理——每一個字、每一句台詞、每一次拍攝、每一次剪輯、每一次選角(我們都要精細把控)
      • 如果你效率很高,那麼你的方法就錯了。正確的方法就是艱難的方法。
    • 作者認為:
      • 我們在追求其他目標的時候也應該記住這些話。每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都不是免費的,都會伴隨著痛苦
      • 如果在某個時刻,你覺得很容易、很有效率,你反而應該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正在用錯誤的方法,在走一條"有毒的捷徑"
  • 捷徑身上帶有兩種毒性:
    1. 容易
  • 作者想要送給所有正在拓展事業的人的,就是這句:「一個好主意如果加速得太快,會變成一個糟糕的主意。
    • 當一個群體的規模從4個人變到100,再到10萬,再到一個億,人們處理風險和責任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企業文化也是這樣的。在一個10人公司里很有成效的管理風格,放到一個千人公司,就很可能會摧毀它。而有一些發展過快的公司就踩了這個坑。
    • 輪胎大亨哈維費爾斯通說:一個生意做得太快的公司就像一個賺錢太快的男孩一樣。即使得到了很多,也很難保持住。
  • 芒格有句老話:如果你想得到什麼,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讓你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東西。這才是永遠不變的常識
    • 巴菲特和芒格信奉一句話:走大道,大道人少
    • 為什麼大道反而人少呢?因為大道它難,它慢呀
  • 結論:
    • 你就是沒法走捷徑。因為要實現扎實的、可持續的成長就是需要時間,要打造真正的好東西就是很難。過去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 生活中大多數美好的事情——從愛情到事業再到投資——都是從兩件事情中獲得價值的:耐心和稀缺。耐心讓事物成長,而稀缺讓我們能夠去欣賞它成長的過程。

3. 你就是沒法堅持長期主義

做一個長期主義者,如同上面說的,你沒辦法預測未來,你也無法堅持長期主義

  • 當你說出自己要做什麼,要堅持長期的目標,接下來要面對的才是真正的考驗。都有哪些考驗呢?
    • 長期是由無數個短期構成的
      • 例如:
        • 你投了一筆錢,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十年的期限。這就意味著,接下來這十年裡的股市波動、崩盤、大漲都不能去動。你能忍受住這種誘惑嗎?很多人都不能。
        • 所以才會有這句:想堅持長期主義,最好的辦法就是忘了你的賬戶密碼
        • 作者還有個提醒:你有對長遠的信念是不夠的。你的夥伴、同事、配偶和朋友不得不報名參加這段旅程
          • 當你做出一個長期的決定的時候,不管是在公司治理上,家庭決策上,還是財富管理上,光是你自己有堅持長期主義的決心是不夠的,你還要考慮到,你跟同伴或者家人有沒有建立起這個共識,他們能不能一直支持你
          • 你在這段長期的時間里,會不會遇到什麼狀況,是會讓你的同伴或者家人勸說甚至強制要求你改變決定的
            • 例如:在家裡,接下來這十年會不會遇到子女出生、出國讀書,或者換房子,就會需要動到這筆錢
          • 很多基金經理根本就沒有條件去堅持長期主義,因為他們的客戶都是短期主義的,一遇到短期波動他們就想跑,基金經理也只能跟著短期主義了
        • 所以,在你打算開始一段長期主義的旅程之前,考慮到所有重要的利益相關方,跟他們做好溝通、達成共識是很重要的
          • 但是,如果你不想費勁去溝通,該怎麼辦呢?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留足靈活性。
          • 例如:你在考慮你要拿多少錢出來堅持長期主義的時候,就把靈活性考慮進去,給它劃分一個結構,有一部分資金,比如60%,是你接下來這個階段絕對用不到的,別人也不會去乾涉的,那這部分就給它鎖死;剩下的40%,設成靈活性儲備,就是在沒有其他意外的情況下,這部分也是按長期計劃走的,但是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拿出來用,不會影響大局。這就是留足靈活性。
      • 作者:
        • 你擁有的靈活性越多,你就越不需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在任何領域,不管是財富、職業,還是人際關系,只有你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享受長期增長
        • 一種適用於長期主義者的心態:短期悲觀,長期樂觀
        • 放在公司治理上,就是:
          • 我們能爬上珠穆朗瑪峰,但我們也可能凍死在下一個坑裡
          • 英偉達公司的座右銘:我們離破產還有不到30天
          • 比爾·蓋茨:堅持要在銀行裡存足夠的現金,多到能維持公司一整年無收入的運行
        • 從個人的角度看,短期悲觀,長期樂觀,
          • 放在財富管理上,就是:像悲觀主義者一樣儲蓄,像樂觀主義者一樣投資
          • 放在人生更多的事情上,就是:像悲觀主義者一樣去計劃,像樂觀主義者一樣夢想
          • 只有當你足夠悲觀,才能在短期內留足儲備,穩住心態,好好活下來
          • 只有好好活著,一直留在牌桌上,才能看到長期的樂觀

結論

  1. 你就是沒法預測未來
  2. 你就是沒法走捷徑
  3. 你就是沒法堅持長期主義
    • 短期來看,它們可能會讓你感到悲觀。但是這樣的悲觀,是否也會讓你更加細致地去思考
    • 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 作者:在接受艱難的現實的同時保持樂觀
Tsung: 對新奇的事物都很有興趣, 喜歡簡單的東西, 過簡單的生活.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