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有「捷運自動收費系統設計規範」要遵守~
台北捷運閘門的 UI、UX 設計規範
台北捷運車站閘門通行標準 設計規則與標準規範
- 以旅客通行安全與順暢為首要考量
- 台北捷運車站閘門通行標準:單一閘門儲值卡以「每分鐘通行60人次」為設計基準
- 多元支付通行標準:「閘門電子主單元模組重置案」
- 安裝2361套多元支付外掛箱體,以延伸箱體增加QR及信用卡感應區
- QR 及 信用卡感應區高度:台灣18至65歲男性平均身高170公分 及 女性平均身高160公分(衛生福利部2017至2020年統計資料)
- 感應區配置:
- 「QR」在上,讓旅客容易對準
- 以60度夾角往下 配置「信用卡感應區」(可有效避免 Apple手機於使用QR碼時,被手機信用卡跳出來干擾)
- 閘門感應功能,目前設備可用度達99.4%以上
- 於票卡感應當下如有「前次進/出站未正常感應票卡」、「皮夾中多張票卡同時感應」或「票卡折損致感應不良」等情形,閘門均會請旅客重新感應或發出警音,均屬系統正常運作
- 感應成功時,閘門將開啟門擋,螢幕顯示綠色箭頭,且發出「噹」一聲鋼琴音,提醒並請儘速通過
上述整理自此篇:捷運閘門「貼黃色膠布」用意為何?北捷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