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變是唯一不變的道理

Apple換用Intel CPU,這是今年6月初最轟動的IT新聞,但其實這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從Apple過往的系統發展,就可以發現這是Apple經營上的「常態」。

1977年Steve Wozniak與Steve Jobs共同推出Apple II後,造成Microcomputer(微電腦,當時多半這樣稱呼,因為還有更大型的還有大型主機、迷你電腦)界的轟動。不過好景不久,1981年 IBM推出PC(個人電腦)後來居上,Apple II一路不振,於是開始一段反覆變遷史。它的CPU曾在Motorola、IBM等大廠間游移不定。

蘋果電腦的發展史,幾乎可說是一連串讓使用者不知何所適從的變遷史,在此我們稱這些大變動為「轉折」。

第一次轉折:Motorola 68K CPU時代

Apple於1983年推出全新的LISA電腦,棄MOSTek的6502 CPU(8-bit),改用Motorola的68000
CPU(16-bit)。LISA、Macintosh其實都是研發時期的代號(codename),但由於發表前的報導過熱,Apple也就直接讓研發
代號成為正式產品名稱,其中LISA即是Steve Jobs的女兒名字。

不料(雖然也有人早就預料)LISA市場反應不佳,隔年改以Macintosh(麥金塔)上陣,仍是使用Motorola 68000
CPU。之後Apple有一段很長時間都使用Motorola 68K系列的CPU,包括68010、68020、68030(等同Intel
80386)、68040(等同Intel 80486)等,一直到1994年才有所改變。

第二次轉折:PowerPC時代

由Apple、IBM、Motorola
1990年代初共同發起的PowerPC計畫,不僅是希望研發新類型的CPU,也希望制訂出一套共通的新電腦平台(PowerPC Reference
Platform,PPRC),用新平台同時相容執行原有的IBM PC及Apple Macintosh。由於Intel推出Pentium
CPU效能遠勝Motorola 68040,且68040的後續晶片研發不斷延誤,迫使Apple提前採用PowerPC。

但Apple只取用PowerPC CPU而未遵循PPRP,其餘硬體架構依然延續原有的Macintosh,以此方式於1994年推出新型的系統:Power Macintosh(簡稱:PowerMac)。

當然!Apple以自有方式運用PowerPC
CPU,此舉讓PowerPC原有的大計破局一半,之後IBM也不積極推展PowerPC工作站,使PowerPC計畫的成果只有CPU,而不是一個同時
融合IBM PC與Apple
Macintosh的新世代個人電腦(PowerPC之名的原意也在此)。事實上當年很多人期待這樣的理想新系統,讓PC、Mac界的相容隔閡徹底消除,
最後只是泡影一場。

過去Apple
II換成Macintosh,消費者所買的所有軟體都無法在Macintosh上使用,而從Macintosh換成PowerMac情形也類似。所幸
PowerMac上可使用模擬器(Emulator)軟體,好持續相容執行消費者原有的Macintosh軟體,但缺點是效能倒退,消費者只能忍受,或花
錢買更高階的機種來減低模擬執行的效能折損,或升級購買於PowerMac上原生執行的新版軟體,但先決條件是原軟體業者還存活著,並確實有對應推出新版
才行(牽涉到重新編譯的軟體工程)。

Motorola、IBM爭寵期

在Apple不斷更改產品線的過程裏,也可看到Motorola及IBM兩者的角力。1984-1998年供應商一直都是Motorola,到了1998
年Apple推出PowerMac G3,使用的PowerPC
CPU,供貨者卻換成了IBM。或許是Apple不滿Motorola在PowerPC
601(G1)~604(G2)的研發表現,決定採用IBM的PowerPC CPU。

然而很快地Motorola就回敬IBM,Apple於1999年推出的PowerMac G4重新改回由Motorola研發與供貨,IBM也不示弱,2003年Apple推出PowerMac G5時,再度改成由IBM研發與供貨。

雖然1998到幾年到2002年間Motorola(今日已改稱Freescale飛思卡爾)與IBM互爭Apple電腦的CPU供貨權,但這對消費者端並無礙,至少都還是相容執行,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在2002年生變。

第三次轉折:Mac OS

這幾年微軟Windows在作業系統技術發展及市佔率突飛猛進,例如x86早於1995年的Windows
95就有先佔式多工。相較之下,Apple在Mac
OS作業系統的研發上一直無法突破,最後只好從核心徹底改變,為了成就新作業系統,Apple在BeOS或NextStep兩種作業系統之間選擇,最後
Apple決議買下NeXT公司的NextStep作業系統,也讓Steve Jobs重回他當年創辦的Apple。

蘋果取用NextStep作業系統的MACH核心,同時參考BSD核心,如此才完成新一代的Mac OS X。Mac OS X是Apple的第一套先佔式多工的作業系統,落後Wintel足足落後達7年之久。

雖然Mac OS X大幅更新,但使用此系統也意味著無法執行原有Mac OS 8、9時代的軟體。為了降低此一衝擊,Mac OS
X具備了一個機制,若偵測到有Mac OS 8/9的應用程式需要執行,會及時載入過去Mac OS
9的核心來因應,以此保持相容執行,但缺點與過往相同:效能被拖慢。


第四次轉折:投入Intel懷抱

今日,Apple決定改用Intel的x86 CPU,並率先從平價的Mac
mini開始採用。事實上此事之前也有些端倪,Apple的後端直接附加儲存(DAS)儲存設備:Xserve RAID,已在今年年初的美國IDF
Spring盛會上展示改用Intel
XScale架構CPU,雖然這個改變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衝擊,但已是投下對PowerPC的再次不信任票,如今此效應只是擴展延伸至Apple的個人前端
產品而已。

Apple多年來都使用非Intel的CPU,有時也經常被媒體與消費者渲染、寄託為抗Wintel的最後希望,但在Motorola、IBM的表現都不
讓Apple滿意後,Apple也不得不擁抱x86,再次面臨系統大翻修的變動,但仔細一算,這已是第4次的變動(1983、1994、2002、
2005),當是見怪不怪了。

筆者揣測,Apple投下Intel的原因之一是,過去在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的運用上,一直只有Mac模擬PC,沒有PC模擬Mac。但PearPC這套模擬軟體打破這個可能,可用PC模擬執行Mac,雖然效能較
差,但逐漸成為可行,這也迫使Apple更積極轉向在Intel CPU上原生執行。與其到時候Mac族都跑去用x86 PC + PearPC
模擬軟體來跑Mac,不如自己先出x86版。


結論

從過往的發展看,很明顯的,只要CPU或OS發展碰到瓶頸,Apple都會改弦易轍地大翻動,消費者只有默默承受的份,很多消費者也對這樣的大變革感到反
感,之後捨棄了Apple陣營,國外分析師對此次Apple擁抱x86
CPU的決議就表示質疑:Apple還能承受多少的消費者出走?Apple最鼎盛時的全球市佔不過12%(John
Scully領軍時期),多數時間都低於6%,到Steve Jobs重回後只剩不到3%,最高的美國也跌破5%,如今更是慘到1.8%。

另外一提,Steve Jobs停產可攜式裝置Newton(牛頓),說法是銷售不佳,但許多人都認為Steve
Jobs是以私怨方式來處置Newton。因為Newton屬於John Scully所開創的產品路線,而John
Scully正是當年將Steve Jobs趕出Apple的主使者,Steve
Jobs於1998年重回Apple後便做出停產決議,但事實上1998年正是PDA看好起飛的年代,Newton若能持續或許仍有所為,而不是後來只推
出功能單純的iPod隨身聽。

Apple或許可以從歷史取得借鏡。1993年NeXT公司捨棄了自主硬體,而力推在x86硬體上執行原有NeXT電腦的NextStep作業系統,最後
依然倒閉。今日的Apple似乎也走到與NeXT相近的情形,同樣面臨硬體價位居高不下、佔有率難再拓展等問題,只是Apple依然保有硬體系統主導權,
尚未淪落到全面停止硬體銷售的地步。

倘若Apple也換成x86 CPU,差別就僅在OS,Apple認為Mac OS仍優於Windows,但到底還有先進與差異優勢?看來就交給消費者去決議了。(全文完)

(編按:顏國偉是CNET投稿作者,為自由作家,專精於IT軟硬體報導寫作。)

Apple Timeline:
1976: Steve Jobs, Steve Wozniak 與 Ron Wayne 三人成立 Apple
1976: Apple I 問世,售價$666美元
1977: Apple II 推出,售價 $1,298美元
1981: IBM PC 問世,售價$1,565美元
1983: Lisa ($9,995 美元),以及Apple IIe ($1,395) 上市。 採Motorola 68000 處理器,時脈5MHz,記憶體1MB
1984: Mac 機種上市,售價$2,495只原。採Motorola 68,000處理器,時脈7.8 MHz,記憶體128k。
1985: Lisa 停產,售出60,000台
1985: Jobs 離職
1990: Windows 3.0 推出
1991: Apple 宣布與IBM結盟
1994: 第一批Power Mac出貨
1995: Windows 95 推出
1996: Apple 買下Jobs離職後成立的NeXT公司,Jobs並成為顧問
1998: iMac 問世
2000: Jobs 就任CEO
2005: Apple 放棄IBM,改用英特爾晶片
資料來源:News.com

以上轉載自; 蘋果:變是唯一不變的道理()()

作者: Tsung

對新奇的事物都很有興趣, 喜歡簡單的東西, 過簡單的生活.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