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於數學、物理等問題,都非常厲害,但是為何研發或設計產品,台灣人還是相對比較少見呢?
此篇是於此篇新聞的此段話:
「前陣子某全球頂尖軟體公司台灣區負責人問我,知道台灣員工3千人裡面,有幾個人擔任Product Leader的角色嗎?」張懋中為表謙遜,猜5個,沒想到對方卻說,答案是「0」。
由此來探討台灣教育人才還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加強的~
台灣教育目前欠缺 與 未來人才需要的能力
台灣人專長
- 數學、物理、解題
- 解決問題
缺少的部分
- 定義問題 (學會問問題,先會 創造問題,再來 解決問題)
- 自主學習的熱忱(學生對於關心的領域會不會主動學習與反思,看見其他人還沒看見的癥結或機會)
- 多元、彈性才有創新的可能,這是全世界大學都在走的路徑
關於定義問題、問對問題,此篇文章寫得非常好,推薦可看此篇:《你問對問題了嗎?》--教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力:用「重組問題框架」讓所有問題都難不倒你
下述摘錄自此篇:物理、數學都難不倒 台灣人卻當不了全球軟體龍頭的專案主管?
- 該位高層表示,「你們台灣人很擅長『解決問題』,所以只要我們有物理問題、數學問題,都會找台灣人進來團隊解決。但研發或設計產品這塊,我們就不需要台灣人了。」
- 「我們花最多資源,培養最好的學生,去做『解決問題』的代工人才,卻從沒教會孩子做『定義問題』的領袖!」張懋中認為,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會不會「問問題」,老 祖宗說的「學問」便是這個道理。
- 校長賀陳弘表示,「1990年代的科學園區,代表台灣製造業的極致,而製造業要的人才,是規格化的人才。」規格化意味著進入規格的誤差愈小,良率愈高、競爭力愈強,人 才便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性。
- 「我們期待養出下一個獨角獸,就得讓人才與想法差異化,」賀陳弘總結。
- 「過往筆試那套,會擋住很多我們想要的孩子,與其看分數,我們更在意自主學習的熱忱,」賀陳弘說,考試就像2D照片,再怎麼分析也只能將解析度拉高;面談、甄試則是 3D,用不同角度看見學生的可能性。
- 「我們就是看學生對於關心的領域會不會主動學習與反思,看見其他人還沒看見的癥結或機會,」交大教務長盧鴻興對選才的說明,與張懋中所言「會問問題」是同一個概念 ,都相對於只會被動接收、填答的學生。
- 賀陳弘直言,「多元、彈性才有創新的可能,這是全世界大學都在走的路徑。」
- 張懋中更質問,「我們希望孩子以後繼續做代工的奴隸,還是未來世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