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散步、偶爾爬山,發現腳不是自己的,同事推薦看這本書:登山體能訓練全書
原本以為這個薄,應該 0.5 ~ 1小時可以看完,沒想到這本內容蠻硬的,很多計算公式和推算方式,最後乾脆做書摘筆記~
書摘:登山體能訓練全書
下述內容摘錄整理自:登山體能訓練全書
當我們下定決心要去攀登某做山峰時,應該就會開始評估自己需要多少體力,以及需要攜帶多少水和食物才能順利成行
一旦肌肉內的肝醣被消耗殆盡,就會完全讓肌肉的收縮能力消失,連維持站立姿勢都會有困難,並需要二~三天才能恢復
70公斤的成年人,安靜狀態下的氧氣消耗量唯美分鐘350mL
登山過程中會消耗多少能量?
- 從氧氣消耗量還可以算出A先生的體內銷耗掉多少的葡萄糖和脂肪,並進而計算出消耗多少能量
- 體力上升才是主要原因。
體溫(腦溫)只要上升0.1度就會讓每分鐘的心跳術增加5下左右
- 伯格指數(運動自覺量表)
- 7~8 非常輕鬆
- 9~10 很輕鬆
- 11~12 輕鬆
- 13~14 稍微吃力
- 15~16 吃力
- 17~18 很吃力
- 19~20 非常吃力
- 伯格指數(運動自覺量表) = 不同年齡的最高心跳術可用「220-年齡」來表示
心肺耐力
- 心肺耐力可用每分鐘的氧氣消耗量來表示,隨著運動時肌肉所需能量的增加,所需的氧氣也會增多
- 氧氣在進入肺臟後,溶入血液,經由心臟的幫浦作用運送到肌肉。此時的氧氣會用來合成名為三磷酸腺苷(ATP)的話學物質,作為肌肉收縮的能量來源。
- 心肺功能越強,血氧濃度越高、肌肉產生能量效率越好的人,心肺耐力就會越強
肌耐力
- 肌耐力:利用運動員可持續多久某固定做功量的運動來進行評估,應用到登山活動,則是沿著山脊長時間縱走得能力
- 肌耐力的強弱,倚賴的是每單位重量的骨骼肌肉所除存的肝醣量
- 攝取一般食物的選手為120分鐘
- 攝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選手可延常到240分鐘
- 攝取高脂肪的選手則會縮短到85分鐘
體力的能量來源:骨骼肌肉充當汽油角色的三磷酸腺苷(ATP)會當作收縮時的能量來使用,但體內的儲存量並不多,因此當人體開始運動後,體內所蓄積的肝醣和脂肪也會開始轉換成ATP
運動開始後的「代謝路徑」,會依照時間長短有三種製造ATP的方法:
- 15秒內 磷酸肌酸系統
- 再之後 1分鐘 醣酵解系統
- 再之後 透過 有氧代謝系統 來補充ATP
補充速度:磷酸肌酸系統 > 醣酵解系統 > 有氧代謝系統 (1 : 2.5 : 4.167)(攀岩這類需要瞬間爆發力的,就是使用磷酸肌酸系統)
- 磷酸肌酸系統
- 當運動開始後的 5~6秒先將肌肉內的所有ATP消耗完畢後,再之後5~10秒磷酸肌酸系統所提供的ATP也會倍消耗完畢
- 短跑、跳水、衝刺、舉重都只有使用這個系統
- 醣酵解系統
- 在醣酵解系統內,肌肉所儲存的肝醣所含的葡萄糖成份,會在不消耗氧氣的狀態下,代謝成為「乳酸」
- 醣酵解系統 產生 ATP 速度是 有氧代謝系統的 2.5倍
- 能提供肌肉快速收縮時所需要的能量,運動剛開始或進行高強度運動,就能作為能量供應來源
- 不過此系統製造ATP效率極低,而且產生的乳雖會造成疲勞,一旦肌肉蓄積乳酸後,會妨礙肌肉收縮
- 醣酵解系統所供應的能量維持30~40秒就達到極限
- 運動、比賽結束後,體內所累積的乳酸,會藉由 有氧代謝系統 使用氧氣將其代謝掉
- 有氧代謝系統
- 此為燃燒醣類、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系統
- 會將肝醣和脂肪作為能量來源,只要這些能量來源沒有枯竭,且持續有氧供應的話,有氧代謝系統就可以無限制的持續進行下去
- 此系統製造ATP的速度和肝醣解系統相比低了40%
- 此系統需要氧氣,所以需要很好的心肺功能
- 所以事先讓肌肉多儲存「肝醣」是很重要的 (多儲存要靠增加肌肉量)
如何讓體力恢復(肌力的恢復)
- 磷酸肌酸系統
- 瞬間爆發力所使用到的能量,再度充電就可以讓磷酸肌酸系統完全恢復,一般認為需要3~5分鐘
- 醣酵解系統
- 此系統會有乳酸堆積,不九之後肌肉會變得無法收縮,所以要如何讓肌細胞內堆積的乳酸盡快從肌肉代謝掉
- 肌細胞內乳酸的半衰期約為20~30分鐘。
- 不過若是將醣酵解系統發揮到極限的比賽,在比賽過後一小時,細胞內的乳酸濃度也無法恢復到運動前的數值,這就是「累到肌肉完全無法動彈」的狀態
- 有氧代謝系統
- 運動結束後氧氣消耗量,要恢復到運動前基礎值所需要的時間,與運動強度和時間長短有關,從數十分鐘道術個小時不等(肌肉內肝醣恢復、運動中受損傷的肌纖維修復需要氧氣參與)
肝醣的儲存
- 想讓肝醣恢復,在運動後攝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非常重要
- 最大強度120%進行20分鐘的運動,肌肉的肝醣就會完全消耗殆盡,此時立刻攝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可以的到比之前更高的肝醣儲存量
- 肝醣超補法(Carbohydrate Loading)
- 在一天的形成結束後,若能攝取含有充分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就能的到更多的肝醣儲存量
登山的焦躁不安
- 運動剛開始短暫時間,肝臟內的肝醣會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補充血液中的葡萄糖維持血糖濃度
- 當運動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會來不及補充讓血堂濃度開始下降
- 再來腦部也將無法的到充分的糖份供應,就會是低血糖症狀,嚴重可能會失去意識
- 所以若同行者突然講話帶刺、情緒急躁、就要趕快增加他的血糖濃度,讓他吃一些甜食
運動強度與脂肪消耗
運動強度與脂肪消耗並不是成正比的關係:
- 人體在安靜時總能量消耗量的60%來自脂肪
- 當個人運動強度達到最大氧氣消耗量的60%(相對運動強度)時,所消耗的脂肪會下降到50%
- 再進行60%的運動強度,則只會消耗20%的脂肪
- 註1:越激烈的運動,越不能期待由脂防來供應能量,此情況能量供應來源幾乎都是倚賴骨骼肌肉內的肝醣
- 註2:當相對運動強度愈是上升,能量供應就愈仰賴「葡萄糖」
- 註3:為了能安全登山,注意體內肝醣的相關事項很重要
登山的時間與人員安排
- 登山所需時間要根據團隊中體力最差的人來決定
- 通常可以讓體力最差的人走在最前面,體力好的人跟在最後面,呈現一列縱隊登山
- 「讓體力較差的人走在第一或第二個」是目前廣為推薦的登山方法
- 行李負重安排:
- 若平均15KG,氧氣消耗量分別30mL/kg/分鐘 和 50/mL/kg/分鐘的兩個人分擔
- 體力差的人背5KG,體力好的人背25KG,就可以讓兩個人幾乎用相同的速度、同樣吃力感登山
自身體力測定法
- 測定心肺耐力:在水平跑步機上,分別以50、67、83、100公尺/分鐘 的速度走3分鐘後,測得的心跳數和氧氣消耗量的平均值
- 氧氣消耗量:利用呼氣氣體分析儀測定
- 心跳數:利用心電圖來測定
- 自行用步行速度計算出最大氧氣消耗量
- 先選擇一個自家附近的運動場或公園等已知距離的路線,用全速走路三分鐘,然後測定「最後一分鐘」所走得距離
- 測定體力的走路方式:
- 肩膀放鬆、背肌挺直,目光看向約25公尺的前方(下巴稍微向內收)
- 邁開大步行走,腳跟先著地
- 雙手大幅度地前後擺動,可以讓大步向前走得速度更快
- 一開始就想走快,會讓身體姿勢前傾,反而無法快速走路,這個要特別注意
- 若最後一分鐘距離為140公尺,心跳138下/分鐘,氧氣消耗量27mL/kg/分鐘
- 年齡推算最高心跳數:220-年齡(65歲)=155下/分鐘
- 可以推算最大氧氣消耗量 = 155下/分鐘 / 138下/分鐘 * 27mL/kg/分鐘 = 30mL/kg/分鐘
測定肌力
- 肌力可利用全力步行試驗測定出來
- 在體育館等場所的平坦地面劃定一條直線距離25公尺的路線,然後全速向前步行(步行方式同上述測定法)
- 步行時要盡可能地努力增加步數(步行25公尺所需的時間最長不超過10秒)
- 肌力可用體重和最大步行速度的乘積再乘以一個係數(0.914)求出,肌力的單位用Nm(牛頓公尺)表示
- 假設體重70kg,25公尺最大步行速度7秒
- 體重 * 最大步行速度250(kg*m/秒),所以可以計算出肌力為225Nm
- 體重或行李重量愈重,所需要的肌力就越多
- 肌力除以「體重+行李重」的值若小於2.5Nm/kg,下山會覺得很辛苦
- 此時要減輕體重、行李重量,或者攜帶登山杖來因應
食物和水分的補充
- 不同氣溫與濕度下每小時的排汗量 需要的補充不同
- 可計算非排汗性的散熱量,就可以算出總排汗量(可依照「人體散熱量計算公式」計算)
- 若氣溫5度,濕度30%,攀登1000公尺排汗量為600mL左右
- 若氣溫15度,濕度30%,攀登1000公尺排汗量為2300mL左右
- 排汗量為500mL以上實惠伴隨脫水出現喉嚨乾渴的症狀,因此前者幾乎不須補充水分,後者若攜帶500mL水平,會需要四次補水
- 連續登山過程,應在晚餐充分攝取足夠水分,以免脫水狀態持續到第二天
- 若想判斷是否處於脫水狀態,從排尿的頻率觀察,還可以從尿液顏色可以看出,若尿液呈現「深黃色」就表示快進入脫水狀態,此時不論口渴與否皆需補充水分
- 恢復肝醣很重要,燃燒脂肪也還是需要些許肝醣,因此需要補充,若肚子餓到走不動,就需要趕緊吃一些糖果補充能量(有牛奶糖盒子寫「一顆300公尺」就是這個意思)
登山的飲食菜單
- 攝取100大卡熱量需要吃下多少功課的食物?
- 登山食物以高碳水化合物、體積小、不含水分、能簡單料理為選用原則(白米、麻糬、花生醬、奶油、豬油、咖喱塊... 等)
- 根據登山時體內燃燒比率,最好將菜單的食材比例定為:碳水化合物六成 + 脂肪四成
- 早餐:速食麵、麻糬
- 午餐(零食):餅乾、麵包、牛奶糖、巧克力、水果乾
- 晚餐:乾燥米、咖喱、燉菜、味噌湯
- 水分攝取盡量在晚餐進行
- 登山過程因為受到氣溫等因素影響,可能比較不會口渴
- 不過身體溫暖起來,血中的葡萄糖濃度上升,喉嚨就會感覺到乾渴,因此在這個時機應攝取充足水分
- 此時可以從湯汁攝取到鹽分補充流汗流失的鹽分,也可以在紅茶或可可亞加入砂糖,恢復肌肉的肝醣
- 一般大量流汗的運動,應該要選擇含有大量鈉離子和葡萄糖的運動飲料(可選擇運動飲料沖泡粉,運動時不需要補充鉀離子(K+),需要納離子,要注意運動飲料的成份)
防止疲勞的步行方式
- 在進行個人最大體力60%以上強度的運動時,肌肉內會產生乳酸。
- 肌肉內的乳酸不但會引起肌肉疼痛,分泌到血液裡的乳酸還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 乳酸的原料為「葡萄糖」,因此會消耗掉肌肉內有限的「肝醣」,一旦「肝醣」使用殆盡,登山活動就難以進行下去
- 重點:要盡量避免乳酸產生很重要,最好進可能以緩慢安穩的步伐行走
- 基本登山步伐:身體的中心線與重力成垂直,減少重心多餘的上下移動
- 利用膝關節的伸展和彎曲動作對於預防疲勞十分重要
- 以不會流汗的方式走路
- 要避免體溫過度上升,緩慢安穩步伐行走,還要用洋蔥式穿依法,適時穿脫衣物,避免讓自己流汗
體溫注意事項
- 體溫下降到30~32度,顫抖等體溫反應會消失,意識逐漸溷濁不清,循環系統會頻繁發生心房顫動、心室心律不整
- 若體溫下降到25度,則會有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的現象,或甚至死亡
- 基本治療方式是快速加溫,除了吸入溫暖濕氣(40~45度)的吸入療法和泡熱水浴(40~44度),有必要進行淨化血液為目的的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需要緊急送醫院)
提昇體力的訓練
- 心肺耐力訓練(ACSM 建議的心肺耐力訓練)
- 測定個人的最大氧氣消耗量
- 進行最大氧氣消耗量60~70%的運動,每週3~4天,一天30~60分鐘,持續進行5~6個月
- 若能監控心跳數,就可以利用「目標心跳數=(最大心跳數-安靜時的心跳數) * (0.6 ~ 0.7) + 安靜時的心跳數」的算式進行訓練
- 若沒有則可利用運動自覺強度表(伯格指數)選擇強度為感到「有點吃力」或「吃力」的運動來進行訓練
- 運動可選擇走路、慢跑、網球、游泳、登山等,只要全身性的運動皆可,重點在於進行動時要達到最大氧氣消耗量的60~70%以上(安全起見,請勿超過85%)
- 肌力訓練(ACSM 建議的肌力訓練,以使用啞鈴等重物為例)
- 測定只舉得起一次的重物重量(1RM:One Repetition Maximum,一次反覆最大重量)
- 以1RM的80%為負荷重量進行重量訓練,反覆8次唯一組,一天1~3組,每週1~3天,持續進行2~3個月
- 安全起見,個訓練日之間務必要插入一天休息日,每週要休息三天以上
- 利用步行增加體力的訓練
- 間歇式快步訓練:最大氧氣消耗量70%以上的快步和40%以下的緩步每三分鐘交替進行,並重複為之的走路方式,一天走30分鐘以上,每週走四天以上,連續進行五個月的相同訓練
- 利用簡易體力測定法的步行測試,算出三分鐘所能走得最大步行距離
- 用三分鐘走完該距離60~70%的距離,並用身體記住此時的運動自覺強度(「有點吃力」或「吃力」)
- 持續步行5分鐘,會有上氣不接下氣,心跳加快的感覺,持續10~15分鐘會快速出汗,持續20~30分鐘小腿會稍微疼痛的程度
- 拿著碼表(計時器),每三分鐘交替重複進行「快步走」和「慢步走」,一天的快不走時間合計15分鐘,每週四天以上,目標為每週的快步走時間合計達到60分鐘以上
- 決定好訓練的內容後,紀錄每天的步行時間,了解隨著訓練內容的變化,體力會增加到什麼程度
- 間歇式快步訓練:最大氧氣消耗量70%以上的快步和40%以下的緩步每三分鐘交替進行,並重複為之的走路方式,一天走30分鐘以上,每週走四天以上,連續進行五個月的相同訓練
如何讓身體更抗寒、耐熱
- 人體的體溫調節機制:體溫可分成 腦溫 和 皮膚溫。體溫調節反應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將腦溫保持在一定的溫度,因此身體會隨著腦溫變化兒引發體溫調節反應
- 體溫調節能力優秀的人,其實可以說就是血液量比較多的人
如何讓身體更耐熱:
- 要讓身體更能耐受炎熱的方式,就在於增加血液量
- 進行相當於最大氧氣消耗量60~70%的「有點吃力」或「吃力」的運動,一天進行30~60分鐘,每週進行3~4天,並在運動後吃下相當魚2~3杯牛奶(每200mL含糖份15g、蛋白質6~10g)或甜零食(糖份22~50g)的糖份、蛋白質營養補助食品,結果可以發現一星期~兩個月能改善20~50%的皮膚血管擴張能力和排汗能力
如何讓身體更抗寒:
- 肌肉發達的人特別不怕冷是真的,所以要讓自己身體更加抗寒,必須從增加肌肉量著手
- 肌肉量可以增加的話,能提高安靜時的代謝率,所以可以讓身體溫暖起來變得更加抗寒
運動改善憂鬱
- 運動會讓人類在心裡上變得更光明。
- 實驗將中老年人進行五個月的間歇式快步訓練中,30%的人「憂鬱症自我評量表分數在16分以上,而被診斷為「有憂鬱症狀傾向」,這些人在經過五個月的持續訓練後,其分數幾乎都恢復為正常等級。
本書附註有:
- 運動時能量來源之計算式
- 皮膚表面散熱量之計算式
- 求出伯格指數(Borg scale)的方法
- 氧氣消耗量之計算式
- 這些計算式有興趣在翻書慢慢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