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 斷捨離: 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

之前讀了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學到整理最大的重點在於丟棄, 只要留下自己現在有用的東西, 但是, 執行起來還是有點困難. (要去摸著良心, 然後問自己這台電腦心不心動, 決定要不要把他丟掉, 怕馬上要另外再花一筆錢來買)

於是看到這本 "斷捨離" 的介紹, 就開始看, 順便做點筆記, 這本書主要是比較有順序的告訴你要怎麼作, 比較有想像空間. (書名就把 斷、捨、離 解釋得很清楚)

註: 若從上述連結到博客來買書, 我可以得到一點贊助金.

書摘 - 斷捨離

雜物(Clutter): 不要的廢物

  • Clut-ter 名詞: (不需要的物品)凌亂. 散亂的東西. 雜亂.
  • Clut-ter 動詞: 到處亂丟, (無用的情報)塞滿腦子.

雜物管理師: 協助客戶重新審視佈滿住宅中的物品, 從自問和物品之間的關係開始, 讓客戶丟掉現在的自己覺得「不需要、不舒服、不愉快」的物品. 最後, 住宅整理乾淨了, 客戶也能順便和心理的廢物說再見. => 住宅和內心雜物的顧問

什麼是斷捨離?

經由整理, 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看不見得世界」. 為此, 要採取得行動就是:

  • 「斷」: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 「捨」: 捨去多餘的廢物

而不斷重複「斷」和「捨」到最後, 得到得狀態就是

  • 「離」: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捨離和單純的打掃、整理不一樣, 不須以「好可惜喔」、「還能用嗎」、「不能用了嗎」為思考點, 而要自問「這個物品適合自己嗎」, 也就是說, 主角不是「物品」, 而是「自己」.
斷捨離就是利用「物品和自己的關係」為主軸, 取捨選擇物品的技術.

  • 不是「這個物品經常使用」->「留下來」
  • 而是「我要用」 -> 「必要」的思考模式.
  • 主詞永遠都是自己, 時間軸則永遠都是「現在」.
  • 對現在自己來說不需要的物品就儘管放手, 只選擇需要的物品.
  • 要讓生活擁有「清爽的環境 = 神聖的空間」.
  • 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 整理房間就是整理自己.
  • 並非心靈改變了行動, 而是行動為心靈帶來了變化, 只要行動, 心靈就會跟上腳步.
  • 換句話說, 斷捨離就是「動禪」.
  • 斷捨離 的過程: 與其說是過程, 其實只要了解思考模式, 就會開始「察覺」, 接下來的程序就會自己啟動, 試過的人都會無可自拔地持續斷捨離.

「斷捨離」是「不整理的魔法」

在斷捨離, 我們極為重視「收拾」

  • 「收拾」的定義: 篩選必要物品的工作。篩選時的關係軸是「自己和物品的關係」, 以及「現在」這個時間軸。也就是說, 試問這個物品和自己現在的關係是否還存在, 進而選擇.
  • 把物品裝進垃圾袋塞進儲藏室, 並不叫整理, 只不過是把物品放到看不見得地方罷了, 只能算是移動. 斷捨離的重點, 就是將物品感到屋外.
  • 貫徹「捨」的動作, 就會出現 只有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最必要、最適合, 仍舊有存在價值的物品, 才會被留在這個空間裡.
  • 時間 = 「現在」
  • 最後只留下真正喜歡、必要的東西, 這就是「斷」的狀態。
  • 斷捨離的定義: 在實行這個「斷」和「捨」之後, 進而開放對物品的執著, 處於輕鬆自在的狀態 (= 離)

斷捨離的機制

選擇「適合現在的我」的物品

  • 斷 + 捨 = 離
  • 斷 -促進代謝-> 捨
  • 捨 -將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 換成 需要、適合、舒服-> 斷
  • 斷 (行動 doing)
  • 購物前三思
  • 不要的物品不接收
  • 只添購必要的東西
  • 捨 (行動 doing)
  • 整理廢物
  • 賣出、贈出物品
  • 縮小喜好範圍
  • 離 (狀態 being)
  • 甩開執著
  • 了解自己、愛上自己
  • 心情好

選擇「適合現在的我」的物品之後, 連「整理」都不用了!

  • 和整理、收納術的不同?
  • 斷捨離的目的並非「把房間弄乾淨」.
  • 整理、收納術主要著眼於「如何保管物品」, 斷捨離則是永遠以不斷代謝為前提, 是一種讓居住空間可以經常疏通的狀態.
  • 主角不是「物品」, 而是「自己」.
  • 「覺得可惜 -> 收下來」是以物品為主角的想法.
  • 斷捨離的機制, 只要自問「這個物品和自己的關係還存在嗎」, 並藉此縮減物品數量就好了.

斷捨離 vs 整理收納

  • 目的
    • 斷捨離: 代謝、替換(主動)
    • 整理收納: 保管、維持(被動)
  • 主角
    • 斷捨離: 自己
    • 整理收納: 物品
  • 焦點
    • 斷捨離: 與自己的關聯性
    • 整理收納: 物品 or 自己 or 送東西來的對象
  • 中心思想
    • 斷捨離: 感性 適宜 需要、洽當、舒適
    • 整理收納: 物質 浪費 能用 or 不能用
  • 時間
    • 斷捨離: 現在
    • 整理收納: 過去 未來
  • 思考模式
    • 斷捨離: 選擇、決斷
    • 整理收納: 迴避
  • 手續
    • 斷捨離: 少
    • 整理收納: 多
  • 技術
    • 斷捨離: 不需要
    • 整理收納: 需要
  • 收納容器
    • 斷捨離: 不需要
    • 整理收納: 需要

 

篩選物品才能「察覺」

  • 「人類最大的罪, 就是不快樂」

取回物品所佔的空間和能量

  • 自己究竟把多少時間、空間, 以及維持、管理的能量都給了物品了呢?
  • 先診斷出物品從您身上奪走多少能量, 接著透過縮減物品的行為, 即能自我改善, 這就是斷捨離的精隨.

從櫥櫃開始的自我改革

  • 這些東西值得我花這麼多精力、時間、金錢和勞力收納嗎?

物品呈現適量得狀態, 適量得程度音生活方式和職業不同, 無法概一而論. 總而言之, 就是「自己能夠掌控」的量, 自己能夠對所有物品有概念的量. 能不能完全掌握現存物品的位置, 能不能物盡其用.

從「倉庫」改稱為「住家」, 由「住家」改稱為「自在空間」

斷捨離帶來的意識、環境、氣場變化

  • 斷捨離前 => 當不了物品的主人
  • 氣場等級: 腐敗 (垃圾場狀態 堆積 大量 判斷等級)
  • 對物品的量和品質都沒有自覺

初級

  • 氣場等級: 停滯 (倉庫狀態 脫序 過多 分類等級)
  • 開始對物品的質與量有意識, 可以判斷需要與不需要, 正面迎戰對丟棄的猶疑

中級

  • 氣場等級: 新陳代謝 (住家 整頓 適量 選擇等級)
  • 可以快速判斷要與不要, 不再把可惜當藉口, 已經習慣整潔與果斷

大師 => 與物品和平相處

  • 氣場等級: 向上提昇 (自在空間 機能美感最低限度的量 嚴選等級)
  • 懂得嚴選、善用所有物品, 丟掉的東西也可以降到最少, 享受清爽的滿足感

「斷」和「捨」都是 doing、行動 action. 不斷重複 doing 之後, 就會來到感覺的世界, being, 也就是狀態.

  • 我們經常不由自主地會從物品的外在判斷好壞
  • 丟掉家裡的一個垃圾, 就能磨練內在智慧.
  • 每樣物品都確實使用、完全掌控, 並且與喜愛的物品「相親相愛」生活在一起.

物品要使用才有價值

  • 與物品的關係
  • 物品不用就沒有意義
  • 物品要用的到才好
  • 物品在每個當下都要適得其所
  • 物品在最恰當的地方才顯得美麗

斷捨離的目標: 整個社會上的物品都能適得其所

我們會因為折扣而蒙蔽視線, 看不見「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的品味」

究竟多長的時間才算是「現在」? 這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 然而一定會有最適合自己的「現在」.

丟不掉 = 不想丟掉

  • 儘管「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 卻還是留在家裡, 就是執著.
  • 逐漸習慣房間裡的物品慢慢堆積, 就很類似便秘的症狀, 以及後續的感覺麻痺.
  • 稍微借助外力, 整個斷捨離過程其實可以靠自己完成的.
  • 探討如何丟東西的用字遣詞, 就可以看見人們內心深層的一面.

雜物和灰塵代表 停滯運、腐敗運

  • 不是垃圾, 但卻是「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物品, 也就是雖然能吃, 不過卻過了保存期限而不在好吃的東西, 就像是「乾掉的火腿」。
  • 本質上已經形同腐敗
  • 除掉廢物、垃圾、灰塵, 就能除掉「停滯運」和「腐敗運」

雜物分三類

  • 不用的物品: 茫茫然地保管、放著不管的物品, 或者根本忘記有這個物品存在, 還有一直沒能丟掉而覺得良心不安的物品.
  • 在用的物品: 基本上會用, 但並不是特別喜歡, 用法也很隨便. 在一團混亂之中, 不被愛惜的物品.
  • 執念的物品: 有強烈的執念和回憶, 怎麼樣也捨不得丟的東西, 東西本身有強大的能量.

認清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係

  • 時間軸一定要鎖定在「現在」
  • 在斷捨離之中, 比起凌亂, 堆積在過去和未來的物品才是大問題.
  • 別說一年一次了, 為了幾年一次的事情花錢, 說到底也只是「虛榮」而已吧.

現在區域、過去與未來區域 (存在的關係, 結束的關係)

  • 現在區域 - 非日常, 日常 - active = 使用中
  • 過去與未來區域 停滯運、腐敗運的起首 - inactive = 愧咎和不安的集合
  • 「總有一天會丟掉」 「可惜」 「總有一天會用」 「懶得處理」 「雖然不用但是不想丟」 .. etc.
  • active 的物品其實只佔整體的兩成而已

那些「無人寵幸」的衣服所散發的能量, 就像尋求歸屬感、認同感的慾望沒有受到滿足的負面情感.

重新思考住家環境的意義

  • 公式: 量 x 場所 x 時間
  • 我們從環境所接收的能量, 並非是加法而是乘法.

 

提昇居住空間意識 - 擺脫不知不覺

  • 「漢人有關聯的環境」或「和場地有關聯的環境」
  • 「近的環境」或「遠的環境」
  • 「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的環境」或「不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的環境」
  • 居住環境是可以靠自己改變的環境, 打造出可以好好愛自己的空間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 護理筆記 (Notes on Nursing: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

  • 認為保護家人的健康是自己的義務, 在實行面卻也一定都會輸給各種怠惰和無知, 做的到一時, 過一陣子又故態復萌.
  • 這種「怠惰和無知」主要有三大要點:
    • 不覺得需要每天親自檢視建築物裡的各個角落
    • 不覺得空房間也需要流動空氣、陽光、清掃
    • 覺得只要打開一扇窗戶, 就可以充分流動空間... 等等.

斷捨離法則 - 先從整理腦袋開始

  • 「自我軸心」的訣竅 - 注意提問時的主詞
  • 「覺得可惜」 - 讓 物品當了主角 的狀況.
  • 本來物品就是因為「用的到」才有價值, 很多人卻將物品當成主語, 才會說「眼鏡可以用」、「筷子還能用」
  • 就機能面來說, 早就腐敗了.
  • 注意自己提問時的主詞, 是「我」還是「物品」?
  • 只要用不到就丟掉, 才會逐漸形成: 「因為真的能用我才在用」這種思考模式.

將物品比喻為人際關係, 了解「現在」

  • 被她人環繞著生活
  • 選擇對「現在」的我來說必要的朋友
  • 「雜物IQ」的提升
  • 只挑選出真正需要又喜歡的等級
  • 選擇物品的訣竅要思考的並非物品是否「可以使用」, 是否「用的到」才是問題的關鍵。

斷捨離將 「掃除」明確分為「收拾」、需要收納術的「整理」, 以及 掃、擦、刷的「清掃」三種類.

  • 「掃除」是需要順序的.
  • 掃除
    • 「收拾」: 篩選物品, 「斷」、「捨」
    • 徹底「收拾」才能進一步實踐「整理」和「清掃」
  • 「整理」
    • 移動物品
    • 整理、收納、分類的階段
  • 「清掃」

把不要的物品送出家門, 才是斷捨離中「收拾」的意義.

  • 丟不掉的物品, 是不是五次之中有四次不會使用呢?
  • 「可惜」並不是丟棄物品的特赦令, 而是對於物品的珍惜.

活著就是不斷地選擇 - 鍛鍊「選擇力」

  • 不要給自己太多
  • 我們會無法行動的最大原因之一: 選擇太多
  • 能夠實現「總有一天」、「到時候」的沒有別人, 只有自己

雜物出動 - 斷捨離實踐手法

  • 減少物品 = 徹底整理, 根本不用整理、收納.
  • 先把收納家具丟掉.
  • 減少物品指南 - 果斷、勇氣、覺悟
  • 利用單點完美主義提高動力
  • 將焦點放在地點才會有效, 選擇地點就會意識到時間.
  • 只整理一個抽屜也無所謂, 就算是從塞滿發票的錢包開始動手也無訪.
  • 只放食物的冰箱、只放鞋子得鞋櫃 .. 等等.
  • 透過單點完美主義, 來開啟「收拾」的切入口

根據目的不同選擇場所

  • 思考「我想透過斷捨離得到什麼」
  • 重視健康和安全 - 從生存基本的地方開始(吃、睡、排泄)
  • 從深層心理施力 - 看不見得地方、不想看見得地方等等. (倉庫、不太會打開得收納櫃)
  • 重視運勢 - 玄關、臥房

丟掉的時候請說「對不起」和「謝謝」

  • 贈予的人多半都不記得那麼清楚
  • 丟掉東西的時候, 將「對不起, 謝謝」這個情緒說出來.

讓給別人的時候, 不是「給」, 而是「請收下」

  • 「在我這裡沒辦法物盡其用」, 但是「你應該可以善加使用」, 所以「能不能收下呢?」

將大、中、小「三分法則」落實於整理、收納

  • 所有整理都用 「三」分法則, 持續的分成三類, 就可以自動整理好物品.
  • 重點: 不要從細項開始分類
  • ex: 廚房: 掃視整個環境, 然後分成「食材」「烹調器具」、「餐具」三大類.
  • 持續三分法, 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時的混亂.

利用七、五、一「總量規制法則」打造空間

  • 「看不見得收納」只能放滿「七成」 (花費功夫收納不需要的物品, 是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的.)
  • 註: 為什麼要空出三成? 因為這會讓人有想要好好整理的心情. 三成的空間會成為物品的通道, 物品有了轉圜空間, 就會讓人想收拾整齊.
  • 「看得見的收納」最高限度是「五成」 (讓人看見一大堆東西, 根本稱不上美觀)
  • 「展示收納」收納量「一成」, 最低限度.
  • 限制物品數量後, 「清潔、擦拭、打亮」就會變得很輕鬆.

伴隨總量規則的「置換法則」

  • 永遠使用前五名物品的最棒的我
  • 規制總量來嚴選愛好, 自動升級為高層次的自我.

一個動作 & 自立、自由、自在法則

  • 一個動作法則 - 將收取物品需要的動作縮減至打開門, 拿出來等最多兩個動作.
  • 自立: 不管在什麼時候, 都要想到讓收納「立起來」, 就是讓物品「自立」.
  • 自由: 選擇的自由.
  • 將收取物品需要的動作縮減至打開門、拿出來等最多兩個動作, 省去無謂的動作, 就不會有多餘的壓力.

每次主義

  • 遵循本能和物品打交道, 物品只會有增無減. 關鍵是「每次」.

「自動法則」: 自動整理的程序

  • 斷捨離世讓自己變得值得信賴的訓練, 最後也能脫離「不會整理的我」!

斷捨離並不是提倡節約和清貧生活

  • 物品是自己本身的投影。既然這樣, 物品還是又棒又新最好。

斷捨離的基礎 - 「和物品的相處方式」

物品要使用才有價值 - 斷

  • 意識到物品的量和質, 戒「斷」用不到的物品, 停止超出所需份量物品的流動.

物品在此刻需要它的地方才有用處 - 捨

  • 過去使用的物品, 如果現在不需要了, 就不應該抱持「說不定有一天會用到」而漫無目的的收納著. 要有計劃性地送到現在需要的地方, 保持「捨」去物品時的流暢度.

物品要在該在的地方, 才會美麗的「離」

  • 詢問物品和自己, 同時重複「斷」和「捨」, 選出現在最適合我的物品。篩選、嚴選出來的物品放在各自該在的空間, 彷彿自然地回歸一般「離」開。

整理眼睛看得見的環境, 同時也調整自己的想法與生活方式.

相關網頁

作者: Tsung

對新奇的事物都很有興趣, 喜歡簡單的東西, 過簡單的生活.

在〈書摘 - 斷捨離: 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中有 5 則留言

  1. 您想為用不著、丟掉又可惜的東西找個好歸宿嗎?
    不穿的衣服、書、贈品堆太多不知怎處理嗎?
    昌盛教育基金會 x Holiday ya二手市集 合作成立社企市集募集二手物品義賣助街友!

    邀請您捐出家中多餘的物品,物盡其用愛地球,清理空間又可做好事,將閒置不用的物品捐給「幫助街友自立的社會企業-社企市集」,惜福愛物,為你的舊愛找到需要它的新主人。
    還能增進家中正向能量的流通開啟豐盛富足的開關,一舉數得唷!

    由於街友、中高齡失業者要重回一般職場有其困難度,
    昌盛教育基金會(統編18028347)與Holiday ya二手市集合作成立二手商店『社企市集』,由志工帶領街友、中高齡失業者整理收到的物資運用網路販售(由販售所得支付薪資),販售所得扣除營運成本後全額捐予昌盛教育基金會。
    期望能為街友、中高齡失業者提供穩定、長期的工作機會,
    並藉由工作使街友能重拾自信、自立自強,順利回歸社會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3lqIO-qYs&feature=youtu.be
    影片是昌盛教育基金會位於萬華的弱勢失業者中途之家
    (台大社會系畢業的資深社工何棋生r表示正計劃成立第二個中途之家-專供女性弱勢失業者入住)。

    昌盛教育基金會的理念-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
    服務項目包括協助街友就業/生活重建/提供短期住宿等..。

    讓我們一起以行動支持!
    樂捐家中不需要但功能正常品相良好的全新或七成新以上的二手物品,如書籍、衣服、鞋包寢具、日用品..等等,使其他民眾買回去可以使用也幫助弱勢失業者有工作收入早日自立重生。

    募集物資時間:長期有效

    如何參與?

    1.將物品寄至 10070台北市中正區龍口郵局存局候領 社企市集 收。

    2.親自將物品送至昌盛教育基金會萬華區中途之家
    108台北市艋舺大道194號(請先來電0987103613與志工約定接收時間)。

    3.按讚/分享/轉貼此訊息。

    感謝您

    部落格全文http://blog.roodo.com/holidayy2013/archives/25973916.html

  2. 感謝您的分享,原本又興起來買這本書的念頭,但是,我同類型的書買得夠多了(我的行動力,通常只發動到購買到書為止,看書時都已經沒有什麼力了,之後的整理夠不用提了),真的不應該再多一本,以免之後多了一樣東西要丟。我先從看你的書摘開始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