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時候看的故事書 到現在看小說、金庸、經典名著,現在的影劇等等,都是一篇一篇的故事,那到底故事是怎麼寫的才能吸引人呢?
故事法則:一個故事是如何「生老病死」的?
如果所有故事都看開頭和結尾,應該隨便都可以猜到7~8成,不過故事重點都是在內容、過程的精彩,每個故事都是有生命的過程的。
故事起源 與 套路
- 主要面向普通大眾
- 多是口頭文學,因此故事的任何設置都有清晰目標,就是讓讀者聽得過癮
- 因此大多數故事結局是歡合團圓的,而且故事總是以吸引人的 轉折 向前推進,並透過 疊加單元 來實現自由伸縮
- 瞭解這些套路後,希望看故事能看得更深入,寫故事也會寫得更動人
下述整理自此書:
- 書名:故事法則
- 作者:施愛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故事學、謠言學
問題:
- 為何童話故事王子和公主最後都會過幸福的生活?
- 為何俠義故事總是會出現程咬金或搞笑的角色?
- 為什麼西遊記每次拿到法寶最後都要全數繳交,一個不留?
- 為什麼水滸傳這些英雄殺的總是嫂子?
作者把故事分成三個部分:
- 元結局(故事的預先設定):每個民間故事都是一棵生命樹,故事一旦開始其生命進程,就會朝著一個明確的終點生長、嫁接、開花、結果、消亡。
- 轉折:故事生命樹的生長依托於一連串的基礎結構
- 疊加單元:故事樹能長多大
- 故事透過「轉折」與「疊加單元」,將故事推進並讓故事變長,變得更好看
1. 元結局(結局為何總是相似)
所有故事開始看之前,大概都可以知道結局的走向,例如:
- 才子佳人的故事,有情人一定會終成眷屬
- 在武俠故事中,壞人一定會被殺死或趕跑
因為結局常常是確定的,所以作者稱它叫「元結局」。
但是為何結局是既定、封閉的?
- 主要是因為觀眾的喜好。
- 在傳統社會,只要有悖於美好嚮往的情節,都會被反對。
- 可以想像過於血腥的影片,在各個國家處理方式都不一樣
- 所以大多數都是「大團圓」的結局
社群喜好(這些是少數)
- 越是理性的知識群體,越傾向於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
- 越是感性的傳統社會的消費者以及口頭文學愛好者,越傾向於非現實的幻想故事
- 弗洛伊德:「一個幸福的人從來不會去幻想,只有那些願望難以滿足的人才去幻想。幻想的動力是尚未滿足的願望,每一個幻想都是一個願望的滿足,都是對令人不滿足的現實的補償。」
普通民眾(消費市場的基本盤)
- 平淡的生活需要註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滿足他們美好願景的好結局的故事。
- 他們的需求決定著戲劇編演和故事講述。他們不喜歡不認可的戲劇和故事,只有兩種結局,要麼修改結局,要麼退出口頭傳統。
- 所以 大團圓結局 通常是 人類共有的
- 各國童話故事常見特點:
- 傻人有傻福
- 歷盡磨難的王子最後總是能與公主過幸福快樂的日子
- 惡毒後母、兇殘巨人 會受到懲罰
- 懲惡揚善
- 故事安排:
- 不是真正行動著的人物,而是倫理事件的執行者
- 惡魔、巨人、女巫代表著製造悲劇的負能量,他們出現在故事的前半段,要給主人公製造麻煩
- 樂於助人的動物和仙女則代表著逆轉悲劇的正能量,出現在故事後半段,他們要幫助主人公 擺脫困難 並 達成目標。
2. 轉折
- 民間故事總是有歡樂和美的確定結局,故事如何抵達這個結局呢?推進故事發展的基礎結構,也就是「轉折」
轉折 常見問題
- 故事遇到難題,明明可以選擇高效穩妥的方式解決,但偏偏鋌而走險
- 運送要緊物件的時候,明知道歇腳搭訕要出事,但習慣性地疏忽大意
- 發生誤會時,多問兩句就搞清楚了,但人卻偏偏轉頭就走,結果誤會越來越深
轉折的重要性:轉折是矛盾沖突的結果
- 角色的面前有很多條道路可以選擇,他們總會選那些容易產生誤會、反常的、富於戲劇性的(因此矛盾才能激化,沖突才能出現,劇情才能有力推進下去)
- 故事情節的形態標志就是轉折,轉折是推進劇情的方式,沒有轉折,故事是無法成立的
轉折 如何實現
製造轉折最常見的方式:
- 在當下條件 與 下個目標之間設置障礙,然後想辦法破除障礙,也就是常說的打怪升級
- 當下條件很單薄,與下個目標之間距離比較遠,按照正常的生活邏輯無法完成轉折,這時需要「打破常規」,打破常規四大準則
- 無巧不成書
- 因「偷聽話」產生的巧合情節
- 路過某人房門,聽了一耳朵話,結果造成了誤會,由此造成劇情轉折,推動故事的發展
- 因「偷聽話」產生的巧合情節
- 誤解與犯錯
- 主人公誤解了某件事情,作出錯誤的決定,因此引發一連串的後果
- 《白蛇傳》許仙聽信法海之言,給白素貞喝了雄黃酒,劇情因此平地起波瀾
- 通過「誤解與犯錯」來製造轉折
- 觸碰禁忌
- 巨人叮囑漢斯,你可以隨便逛我的城堡,但絕不可以打開那扇最小的門,但漢斯還是忍不住,結果好奇心害死貓
- 故事里只要出現禁忌,那一定是用來觸犯的,它是引發轉折,解鎖下一場劇情的機關
- 主人公誤解了某件事情,作出錯誤的決定,因此引發一連串的後果
-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 故事按生活邏輯產不出新情節,同時製造巧合又會落入俗套,編劇往往會安排一個新的人物出現,這個人物往往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搗蛋鬼,他的任務是攪局,擾亂原有故事節奏,改變劇情方向。(例如:《水滸傳》的李逵、《射雕英雄傳》的周伯通)
- 從改變事態方向的角度看,西遊記的觀音菩薩也算得上攪局者。原本一個難題攔住了唐僧師徒,但觀音輕易化解了矛盾,改變了事態。
- 在故事中,豬八戒屬於「繫鈴」的攪局者,觀音屬於「解鈴」的攪局者。
- 規則失效
- 編劇為了推進劇情,不得不刻意忽視一些規則
- 在電影里,錢永遠花不完,車永遠不會沒油,在槍林彈雨中奔跑永遠不會被擊中心臟
- 無巧不成書
3. 疊加單元
- 「結局」為何總是相似、「轉折」如何展開劇情、「疊加單元」故事如何才能變長
- 故事要想生長,在主幹情節的基礎上附著「疊加單元」。以《西游記》為例,唐僧從大唐出發去西天取經,取經後再返回大唐,這是主幹情節,剩下的九九八十一難都是「疊加單元」
- 「疊加單元」怎麼設置?
- 「疊加單元」最基本特徵:
- 每個疊加單元都是一個有條件的、自足的、閉合的獨立系統
- 如果本單元中新增加了什麼東西,結束的時候必須消掉
- 如果本單元中少了什麼核心角色,最後必須得補回來
- 總之,任何一次疊加單元結束時,故事都要回歸這個單元的「初始狀態」
- 不然那些特殊道具就會像癌細胞一樣,不斷增生,導致故事單元的初始條件越來越複雜,情節設計難度越來越大,以至於尾大不掉,難以為繼
- 故事「疊加單元」的正確設置方法,不只是把寶物收回去那麼簡單,妖怪和菩薩等人物設置也很有講究
- 每個故事的角色大致分為:正面角色、中間角色 和 反面角色
- 正面角色
- 《西游記》中,師徒四人和白龍馬就是正面角色
- 正面角色經歷疊加單元的特點是:會受皮肉傷,甚至危及生命,但最終還會繼續趕路,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每次都「恢復出廠設置」
- 中間角色
- 山神土地、神佛菩薩是中間角色,他們的特點是隨時待命,在情節需要的時候出現,不需要時默默無聞
- 反面角色
- 各路妖怪就是反面角色,故事中的他們挺慘的,在本單元前大概率不會出現,在本單元內會被全部殲滅或者回歸原處
- 為什麼故事中壞人變好後,會同時變弱?
- 對手收編進來主角隊伍前,都能將各種奇門異術發揮到淋漓盡致,勇武超凡;但是收編後,就變他們的武功往往如泥牛入海,淹沒無聞
- 可能性1:因為加入了正義的陣營,行為要檢點、說話得小心
- 可能性2:有工資、有補貼,不可以也沒必要拼死拼活了
- 作者:在故事推進時,每個故事的疊加單元都直接從情節基幹處出發,也必須回到情節基幹,如果沒法清除新增因素,就要想辦法弱化它們
- 「疊加單元」最基本特徵:
Q: 英雄殺嫂
- 故事:故事的結局、故事的轉折,故事的疊加單元
- 中國民間故事的英雄故事常有一個類似的情節,作者稱之為「英雄殺嫂」。(《水滸傳》武松殺死嫂子潘金蓮)
- 為什麼殺人者都是英雄,而且被殺者大多是英雄的嫂子呢?
- 英雄:英雄 的塑造是圍繞「義」展開的。「義」是江湖世界的最高行為準則。
- "江湖" 的 "義" 和 儒家 的 "義" 不同
- 儒家的"義" 是一種正確和錯誤的判斷,救人是"義",殺人是"不義"
- 江湖的"義" 沒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它更像是江湖上的人際關系準則,一句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具體說:"有福同享" 是江湖人追求的目標,"有難同當"是他們必須承擔的責任
- "江湖" 的 "義" 和 儒家 的 "義" 不同
- 嫂子
- 從"有難同當"的江湖準則來看,女性無法滿足對"義"的追求,甚至可能妨礙英雄的事業
- 在傳統的英雄故事里
- 結婚是女人爭奪英雄,實現生存的方式
- 結義是男人爭取英雄,建立生死聯盟的方式
- 林沖與妻子的關系是通過結婚形成的,林沖與魯智深的關系是通過結義形成的
- 民間故事的編寫者常極力醜化英雄故事中的妻子形象。通用套路就是把這些女性處理成"淫婦",變得該殺,以此讓讀者默許了英雄的殺人行為
- 中國古人很重視家庭關系,殺死有夫之婦、破壞家庭很容易引起讀者反感。所以,故事編寫者需要特別小心,避免踩雷。
- 為什麼不是英雄殺弟妹,一定是英雄殺嫂子呢?
- 殺嫂的英雄都沒有成家,這是故事編寫者刻意安排的
- 由於妻子出軌,事出偶然,這故事編起來容易些。
- 如果兄弟之間只有一方成家,自然是哥哥優先。於是,殺人者就只能是小叔子了。總不成是哥哥殺了弟媳,那樣就有吃醋或是變態的嫌疑,顯然不是英雄的勾當。
- 被殺的那幾位"嫂子"潘金蓮、潘巧雲全都沒有孩子,這也是故事編寫者有意為之。因為一旦有子嗣,英雄破壞的對象就從簡單的夫妻關系變成有兩代人的家庭了,這會對英雄殺嫂帶來倫理障礙,也會為"大哥"接下來落草為寇,留下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