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Categories: News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

全球暖化的議題已經講好幾年,近幾年開始覺得春夏秋冬的時間好像都往後延,氣候越來越極端,熱更熱、冷更冷,這是錯覺嗎?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

由此書的內容,看來氣候問題不是錯覺,而是真實在發生的事實~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

  • 由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許晃雄、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 李明旭 擔任主編
  • 報告費時一年半的編撰流程以及科學關鍵重點,面對氣候風險減緩與調適並重
  • 內容:
    • 第一章 全球與東亞氣候變遷
    • 第二章 臺灣氣候變遷分析
    • 第三章 臺灣未來氣候變遷推估
    • 第四章 臺灣氣候變遷衝擊
    • 第五章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

此書《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要下載可於下述取得:(整個 PDF 610頁,圖文並 茂)

報告中提到:

  • 如果全球暖化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台灣夏天可能長達七個月,高溫超過攝氏36℃的天數將增加75天
  • 海水的升溫也會影響漁獲與養殖漁業:
    • 海水溫度上升攝氏1℃,單位漁獲量將下降15%(台灣北部海域劍尖槍鎖管(小卷))
    • 暖化2℃,會增加文蛤高溫危害風險
  • 農業:
    • 水稻產量整體趨勢下降,世紀中、末分別減少13%及18%
    • 玉米產量整體也呈下降趨勢,世紀中、末平均分別減少10%及17%
  • 在生態影響上:
    • 天然森林面積適合生長的海拔高度將提高173公尺,反映動植物棲地變化,適生面積僅剩現在約16%
    • 暖化2℃的情境下,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溢淹面積增加,以雲林縣、台南市與基隆市溢淹面積增加較顯著
  • 全台用水相對敏感的春季,連續不降雨日數越來越多,豐枯水期的差距增加,乾旱事件的強度及頻率會提高,「極端暴雨將成為新常態」
  • 暖化4℃的情境下:
    • 現今氣候50年才會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每10年就可能發生
    • 未來侵台颱風的個數減少,但風速與降雨皆呈現增加趨勢,且其中強颱頻率增加
  • 暖化造成台灣秋冬季擴散不易、臭氧生成增加、空氣品質變差,都市熱島現象會十分顯著

上述整理自此篇:暖化未有效控制 台灣夏天恐長達7>個月 極端暴雨將成新常態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公開說明會影片

Tsung: 對新奇的事物都很有興趣, 喜歡簡單的東西, 過簡單的生活.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