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開會時講的諺語, 蠻經典的, 記錄一下.
世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 - 不斷在變
由此延伸出下面這句,
計劃趕不上變化, 變化趕不上老闆的一句話.
個人筆記, 記錄關於 系統、程式、新聞 與 日常生活 等資訊
驗證碼是現在普遍防人 spam 的一個手段, 但是太簡單的驗證碼, 只需要做幾個簡單的步驟, 就可以辨視出來. 詳可參見: 破解 圖片辨識(驗證碼)
但是在小站裡面, ex: 本小站, 只要放個簡單的驗證碼, 就可以把大多數的 spam 擋掉, 應該不用為了 spam 一個那麼小的站, 使用那麼強大的技術~ :p
話說到此, 驗證碼想要不被輕易辨視出來, 有很多種方法, 其中一個就是 Yahoo! Blog 前一陣子推出時, 放了驗證碼, 但是 辨視困難度 難到人都看不太懂~ 於是就有網友製作了下圖: (號稱: 驗證碼功擊)
而相對這個實在是困難重重, 需要鍛鍊一下眼力才行, 但是現在又有推出另一種驗證碼, 看起來是只要看的懂圖的, 應該就可以看的懂, 只是還要動腦想一下, 是有點麻煩, 詳可參見: HumanAuth
測試網址: Human Authentication
試驗步驟:
有興趣可以玩玩看, 更多有趣的介紹可見 [HumanAuth] 自然圖型的驗證碼
IE 檢視原始碼, 預設是開啟 Notepad, 但是如果要將他改成 vim, Pspad, Editplus 等的, 做法如下:
當在外面環境, 臨時想要查一下自己目前 IP 位址 和一些相關的資訊, 一個相當方便的網站.(在跟人講電話, 要遠端除錯時, 用這個請他看 IP 特別好用)
IPID: Your IP Info
看歷史畫面, 想像一下, 現在是多麼的幸福~ 🙂
當手上有 1 台機器, 管理的方法是 ssh 到那台機器做事.
當手上有 5 台機器, 管理的方法就會想要遠端執行, 就會使用
用法: ssh 主機名稱 "要執行指令"
ssh hostname 'sudo cp http.conf /usr/local/apache/conf/'
ssh hostname "ls"
ssh hostnmae "sudo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restart"
當手上有 30 台機器的時後, 管理的方法就會如下:
用法: for i in i的值; do 目前機器要下的命令 '遠端機器要下的命令'; done;
for i in 1 2 3; do scp xxx.conf w$i.hostname:; done;
for i in 1 2 3; do /usr/bin/ssh w$i.hostname 'sudo mv xxx.conf /usr/loca/conf'
for i in 1 2 3; do /usr/bin/ssh w$i.hostname 'sudo ls /'; done;
1 2 3 ... 自己寫要幾台都行, 可以改成自己其它取的值
注意: 目前機器要下的命令, 不要用 " 或 ' 包起來, 只有要給 遠端機器 的指令才要用 " 或 ' 包起來.
Windows 只要準備要灌 .Net 就一定會自己重新開機, 然後灌個掃毒程式進去, 只要打開要掃毒也會重新開機, 不知道原因為何, 猜想可能是我還用古老的 FAT32 的原因~ 不過, 轉換完成後發現, 果然不是這個原因 :~, 算了~ 總之先記錄一下如何轉換.
轉換步驟很簡單, 就下述指令開個 cmd 執行就可以了.
convert C: /FS:NTFS
其它槽再自己將 C: 改成其它, 轉換過程如果無法卸載的, Windows 會設定讓你重新開機後, 自動轉換成 NTFS 再進 Windows.
每次在介紹人使用 Debian, 最後都沒使用的最大原因是找不到哪邊可以下載, 或許版本太多確實有點困難... 還是直接把下載點貼出來比較快.
下載網址: Debian -- Debian-Installer (testing 版本)
一般人只要看 netinst CD images i386(x86系列) 連結下載即可.
eyeOS 是一套 Open Source 的軟體, 網站上介紹是寫 Web Desktop、Office、OS, 越來越有機會走向 Web OS 的時代囉~ 🙂
安裝很簡單, 只要在一個 PHP 的環境, 解壓縮eyeOS, 再 chmod 777 目錄下的 etc, home, usr, 就可以使用了.
官方網站: eyeOS
以前在寫網頁都是從 <html>...</html>, 不知道何時開始, 習慣都會在第一行加上 <!DOCTYPE ...>, 一般都只想到就是要把他宣告成 XHTML, XML, HTML, 後來研究 DTD 後才了解, 原來這一行不是那麼簡單的隨便加一加而已..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