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澱粉容易變胖、影響血糖?長期不吃可能更糟

常常聽到要減肥,所以不吃飯,不吃澱粉類的食物,但是往往減肥減到把健康也減掉了...

  • 注意: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長期攝取不足恐致酮酸中毒

吃澱粉容易變胖、影響血糖?長期不吃可能更糟

此篇內容主要整理幾個重點:

  1. 碳水化合物的功用
  2. 攝取過多、過少都不好,要攝取多少才剛好?
  3. 減「糖」比減「醣」更重要,精緻醣攝取過量易肥胖(糖 比 醣 問題更大)

下述整理自此篇:吃澱粉易變胖、影響血糖?營養師曝長期不吃碳水下場

常常聽到的資訊:

  • 病人平時看健康節目或聽鄰居親友轉述,吃太多澱粉容易變胖又或是容易影響血糖,進而以為不吃飯或飯吃很少就不會胖或血糖會控制得比較好。
  • 可是,在詢問這些正餐不吃飯的人飲食習慣時,會發現常常正餐吃不多,但到下一餐前就肚子餓了,反而在餐間吃更多高油高醣的食物,如零嘴、糖果、麵包、甜飲等,本想追尋健康飲食卻適得其反

碳水化合物的功用

  •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長期攝取不足恐致酮酸中毒
    • 碳水化合物 對人體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提供能量,每1公克可以提供4大卡熱量
    • 腦、神經系統及紅血球所需能量主要為葡萄糖,也就是澱粉消化分解後的產物
    • 碳水化合物
      • 攝取過多時,身體會將多餘的能量轉變成其他形式儲存起來,如肝醣、脂肪 或 蛋白質
      • 攝取不足時,身體會消耗構成組織的蛋白質以便提供所需的能量,還會促使脂肪分解產生酮體,替代葡萄糖作為體內細胞的能量來源
    • 當血中酮體太多,體內酸鹼失衡時就有可能造成酮酸中毒
    • 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就有引起酮酸中毒的風險

過多過少都不行 究竟多少攝取量才足夠?

  • 大腦細胞主要藉由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
    • 成人大腦每日需要約 110 ~ 140公克 的葡萄糖,以便提供大腦足夠能量
    • 研究顯示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
      • 大於 總熱量的 65% 會增加肥胖及罹患冠心病的發生率
      • 低於 總熱量的 45% 也會增加肥胖的發生率

109年衛生福利部公告第八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

  • 新增「碳水化合物建議攝取量」,相當於成人每天攝取全榖雜糧類、乳品類、水果類共約8份
    • 民眾常吃的全榖雜糧,如飯每份約1/4碗(標準碗直徑:11.5公分)、麵每份約1/2碗,乳品類每份約1杯240c.c,水果每份體積約為一個網球大小
    • 民眾可以以 前述份量簡易評估一下自己平時吃的碳水化合物是否足夠

減「糖」比減「醣」更重要 精緻醣攝取過量易肥胖

  • 除了天然食物,精緻糖類也屬於碳水化合物
    • 許多研究證實 精緻糖攝取過多 與肥胖、代謝症候群、齲齒的發生有關
    • 正餐澱粉少吃,餐間再來選擇添加精緻糖的甜飲、糖果、烘焙食品等,反而更會影響血糖及體重
  • 精緻糖每日建議攝取量 約佔一日熱量1/10
    • 世界衛生組織 建議精緻糖類攝取量 應小於 總熱量10%
    • 以體重60公斤,平日生活以坐著居多的一般民眾為例,一日約需1800大卡,換算下來每日精緻糖類攝取應小於45克(9顆方糖,180大卡)

作者: Tsung

對新奇的事物都很有興趣, 喜歡簡單的東西, 過簡單的生活.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