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駭客攻擊目標,直接擁有「高價值資料的中間層」,因為從中間層一次可能可以拿到更多的資料~
標籤: data
SSD 長期未通電 資料可能遺失
拿 SSD 當一般硬碟來做備份使用,資料寫入完後,若太久沒有通電使用,資料可能部份遺失~
雖然目前不會拿 SSD 來做這麼奢侈的事情,不過,知道一下這件事情,總是比較保險~
Google 彰化資料中心對臺灣的影響力報告 - 2024
Google 公佈資料中心對台灣的影響力報告,從 GDP、電力、就業各種層面都來探討一下~
以前對這種文章是不太感興趣的,不過近幾年偶爾需要生些數字、資料等等來做些報告,這些真是很難的差事~
NCC 112年通訊傳播市場報告 統計社群軟體使用排名
NCC 近期調查報告「112年通>訊傳播市場報告」,分析民眾使用手機的行為、通訊軟體排行等數據,可以看台灣人使用社群軟體的習慣~
- 註:內容是針對台灣16歲以上的民眾進行調查
台灣政府的公開資料(統計)平台
Google Drive 不明資料消失問題 - 2023
檔案放雲端就很安全?我通常會多放幾個地方,不要相信資料放在一個地方一定安全,多做幾個備份還是比較保險~~
電商、百貨與超商同級別 規模達3000億 - 2023
電商在2021年前,年年增幅18.3%,2022年增幅區緩,只有增幅8.7%,不過,也達到3000億規模。
- 3000億的規模是如何?
- 現在百貨、超商 就是 3000億的等級零售業別,現在加上電商就是三大並列
- 註:電商2022年的營業規模達 3,103億元
查看自己在 Google 所有服務的資料
現在要擺脫 Google 的服務是有點難度,哪邊可以看到自己到底使用了哪些服務,存取了哪些東西呢?
「校正回歸」是什麼意思
「校正回歸」是一個新的名詞,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註1:沒想到要找個名詞解釋這麼難,全部都是鬥爭、謾罵的新聞
- 註2:「校正回歸」目前是 陳時中 繼「人與人的連結」後,最新的熱門名詞了~
下載自己所有的 Google 資料做備份
現在 Google 提供的大多數服務,都已經成為賴以維生的工具,隨著資料依賴越來越重,有空可以看看到底放了多少資料在 Google 上面,或者偶爾做做備份,以防風險~ (雖然自己備份的風險可能沒放在 Google 穩定.. XD)
Google 提供下載自己全部資料的功能,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