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和員工都是互相的, 公司希望找到適合的員工, 員工同時也在挑選公司.
不過 公司除了找到能力合適的員工外, 還有哪些觀點是要注意的呢? 此篇文章歸類六點, 可以參考看看.
個人筆記, 記錄關於 系統、程式、新聞 與 日常生活 等資訊
公司和員工都是互相的, 公司希望找到適合的員工, 員工同時也在挑選公司.
不過 公司除了找到能力合適的員工外, 還有哪些觀點是要注意的呢? 此篇文章歸類六點, 可以參考看看.
在 Facebook 看到 "鴻海工程師問郭董" 的詢問, 找不到原始出處在哪邊, 也無法確定這對話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是, 對話內容還蠻有意思的 (就別在意是不是郭董的問答了~)
不過我覺得標題應該修改成「老闆與員工的差別」或「創業家與受僱者的差別」, 所以於此篇標題稍作修改~
原文講的是 "創業公司估值的計算方法", 不過我覺得這個比較主觀, 所以只紀錄他看公司的參考層面, 參考層面如下:
公司估值主要基於6個方面:(A company is valued on 6 main things)
- 過往表現 (Past performance)
- 財務健康程度 (Financial health)
- 增長潛力 (Growth potential)
- 團隊 (Team)
- 退出機制 (Exit Options)
- 護城河 / 進入壁壘 / 黏性 - 公司如何守住自己的地盤 (Moat/Entry barriers/stickiness - how a company protects its terrain.)
Philip Su 在微軟待了12年, 要離職加入 Facebook 前, 寫了他在微軟12年間的體會, 此封信寫的日期是: 2010年9月3日.
之前聽朋友玩股票、期貨的, 詢問他們的經驗, 他們分享的結論是: 活下去~
看到這篇對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的問答, 心有戚戚焉~ 🙂
不過這篇文章講得也更實際、更殘酷了點:
非常簡單的答案, 但是也是所有企業都在努力達成的事情~
於 商業週刊 1279集 - 郭台銘不願公開的150分鐘談話 的 P.127, 128 頁看到此篇: 部屬捧場冷笑話, 絕不是好事.
紀錄這些執行長對公司的 管理方式 與 想法.
接班人是每間公司都會遇到的問題, 華為遇到接班人的問題, 採用 輪替 CEO 的制度, 而此 CEO 是由一個小團隊組成, 是個非常有趣的制度, 在此做個記錄, 看看華為的未來狀況如何囉~ 🙂
Steve Jobs 如何管理 Apple, 公司的 專案 / 產品 如何運作 的流程.
註: Google 是 RD 導向, Apple 是 設計師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