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 柏青哥 這種電子遊藝場沒有興趣,透過這篇新聞總算看懂為何這麼賺錢的原因了~
原來 電子遊藝場 = 賭博電玩,這麼看來就懂一半了~
個人筆記, 記錄關於 系統、程式、新聞 與 日常生活 等資訊
台灣上市櫃的電商可以查得到公開的財報,此篇為 2018年的財報透漏的資訊。
保險公司賣保險(保障型保單)、壽險、儲蓄險 .. 等等,常常保險談到後來都變成跟定存、投資做比較了~
到底保險公司的獲利狀況如何?如果每年可以有 3% 的成長,保險公司是如何操作來達到獲利的呢?
去年到今年Q1,因股、債、匯市震盪,台灣整體壽險業的損益「淨值」損失 和「攤銷後成本(AC)」,未實現損失高達新台幣7381億元,賠錢的原因是什麼呢?
台灣網路購物(網購)、電子商務(電商)在網路銷售金額,於2016年已經達到 3.5兆元
Google 三年前開始支付 Apple 授權費,將 iPhone、iPad 等產品的「預設搜尋引擎」改為 Google。
想知道一間店的營業額?看到這篇文章的估算法,還蠻不錯用的,來紀錄一下~
一台汽車做好到賣出,每台車可以獲利多少錢?利潤有幾%呢?
電商營收每年都還在持續成長,政府經濟部統計處有將這些資料公開,可以來做點記錄。
天下統計台灣 2000大企業中(三十年來誰是贏家?),網路產業、遊戲產業的年營收數字,做個紀錄。
此篇資料的數字,除了公開的公司外,其它有些是推估的,也有可能是錯誤的,做個紀錄參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