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站是個美術老師自己一手建立的網站,不確定是否有涵蓋台灣所有景點,不過裡面的資訊、照片夠玩好幾年囉~
標籤: travel
台灣 新冠病毒 疫情造成的觀光影響 - 2020
此篇新聞有些旅遊業、機場美食廣場的收入一些數字,可以參考看看~
Google UX Playbook 建議指南 - 2019
Google UX Playbook 設計、建議指南 PDF 近日到處都在傳,此篇將 PDF 蒐集起來,也有一篇文章整理了中文版的重點摘要,就一起看看囉~
國家地理頻道 拍攝的高雄創新城市規劃(重劃) - 2018
高雄一直不斷的在建設,近幾年慢慢看出差異,而且是跟以前有很大的改變~
最近要完成的鐵路地下化,應該是會有最大的改變,就像是 台北昆陽 到 南港鐵路地下化 後,市民大道 直接延伸到 南港展覽館 這邊,交通會比較順暢,看此影片,高雄將鐵路地下化(2018/10/14)後的土地,都直接綠化了~
台灣、中國各個地區的美景拍攝影片 - 2017
台灣有幾個影片拍攝的非常棒,看見台灣、五大山脈、觀光局拍攝的影片等等,有空可以看看,台灣非常漂亮,有空多到處走走~
高雄於2018年世界旅遊指南的城市 排名第5名
高雄依山傍水,有機場、高雄港、捷運、輕軌、渡輪,先天地點就有觀光旅遊的優勢。
知名旅遊指南出版社《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 出版 2018年十大旅遊城市,高雄也被列入了,排名第五名~
高雄的轉變這些年來轉變非常多,有空可以看這幾篇文章的影片:
註:《孤獨星球》 (Lonely Planet):1972年創刊,被全球旅人視為「旅遊聖經」,相當於旅遊界的《米其林指南》(Guide Michelin)
台灣 十大魅力水域(海灘)票選結果 - 2015
夏天到了,海灘、溪邊、河流玩水等等都是熱門的活動區域,在去玩之前,除了要注意天候和海流變化外,還有統計資訊和水邊救人的正確處理方式要先記得,再來看十大玩水水域/海灘的票選結果吧~
歷年學生溺水事件分析歸結,發生溺斃事件最多的如下:
- 就讀國小的學生
- 5月至8月
- 非上課時間下午時段
- 自行結伴出遊
- 溪河流戲水
正確救人方式:
遇人溺水要先求自保,盡量利用鄰近器具,千萬不可輕易下水救人,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 救溺五步驟包括「叫、叫、伸、拋、划」
- 叫-大聲呼救
- 叫-呼叫119、118、110呼叫電話
- 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救援)
- 拋-拋送球、繩、平等飄浮物
- 划-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如船、浮木等)。
中國客爆巨量引發的 貓鼻頭收費來「以價制量」
政府希望推動觀光,觀光客來後(量太大),景點開始要收費了,這種「以價制量」的方式,除了此鄉的居民外,把島內國人都當作國外觀光客照辦了,繼續這樣下去,到最後自家國人可能連走到海邊都要付費,付費還好,怕繼續漲價下去,反而是景點自家人沒機會看。
以量的問題來說,新聞寫到的解法「事先登記,排定入園時間,將人潮分流」倒是蠻不錯的,做個筆記。
註:以上會想到「海角七號」的台詞:
洪國榮:「什麼地球村?啊?你們外地人來我這開飯店、作經理,土地也要BOT,山也BOT,連海也要給我BOT!為什麼這麼美的一片海,被飯店圍起來?」
政府規定的 民宿、飯店等 訂房 訂金收費、退費標準 - 2014
剛好國外的朋友聊到有預定民宿, 但是臨時不能來的話, 訂金就浪費掉等問題, 之前就知道有法規規定這塊, 但是都沒詳細去查過, 藉此機會也了解這相關的規則, 做個簡單的整理.
- 註1: 此為 2014 年的法規, 新的法規若有更改, 請以新法規為主.
- 註2: 這個法規訂定並不是要讓客戶當奧客, 業主把房間空下來也都是有成本的.
台灣觀光六大主題 - 2014觀光局製作的影片
在台灣旅遊、觀光、到處走走還是很不錯的, 這是交通部觀光局拍的影片.
註: 看到最後前, 我一直以為是 Facebook 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