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啤酒肚、吃冰會胖小腹等等的,此篇有把這些做成一張列表~
標籤: health
書摘:飲食的迷思:關於營養、健康和遺傳的科學真相
現在新聞媒體、文章、電視常常有很多關於健康、減肥等等的做法,但是三天兩頭就在修改,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呢?
這本書提到的幾個重點:
- 食物多樣性 = 腸道微生物多樣性 (可促進腸道健康)
- 輕斷食 對腸胃腸胃有好處 (斷食過久反而變糟)
- 糖有抑菌的作用,會抑制好箘生長,所以還是盡量避免,但是比起代糖,在自己控制範圍內,想喝全糖飲料就喝吧~
- 只有「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初榨橄欖油」才會富含多酚物質(不是所有的橄欖油都有好功效)
- 各類蘑菇:可以增加腸道微生物的種類,保護腸道不受感染
- 每個人的基因都不一樣,沒有一種方法適用所有人,還是要自己多觀察、多思考,能決定吃什麼的只有你自己。只有「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是一致的
鹹酥雞的「各類炸物熱量排行榜」
鹽酥雞是非常罪惡的食物,不過也是實實在在的好吃,這邊有一些鹽酥雞食材的熱量排行榜,要吃的時候還是可以參考看看... :~~
另外要注意的,不要以為鹽酥雞點蔬菜會比較健康,然後就有安慰心理...
蔬菜經過油炸會脫水,然後脫水後會把油吸進去,所以含油量反而是加倍的,所以... 既然要吃鹽酥雞... 就不需要安慰自己,別點蔬菜了.. XD
- 註:九層塔非常容易吸油,會吃進更多不必要的油脂
保健品:類胡蘿蔔素、葉黃素、褪黑激素 常吃過量易傷身
現代人很喜歡吃保健品,但是保健品真的吃了都一定對身體好嗎?
營養師就點名這三種保健品最常吃過量,浪費錢外還會傷害身體,記得所有東西都要適量就好~
「間歇性健走」只要30分鐘 降三高又燃脂
原來「日行萬步」是為了推廣「計步器」而出來的宣傳活動,然後就跟多喝水一樣,都變成標準了~
咖啡避免越喝越累 三色標示 避免 咖啡因 過量
咖啡有提神醒腦、增加專注力的作用,但是若咖啡因攝取超過上限,有可能越喝越累,要如何避免呢?
先整理幾個重點:
- 咖啡建議飲用時間:
- 起床後2至3小時 或 午餐後2至3小時 飲用最佳
- 喝完立刻午睡片刻(20~30分鐘),剛好咖啡因發揮效果
- 咖啡不要添加糖、奶精等等,喝黑咖啡即可
- 咖啡因攝取量一天不超過300毫克(一杯大杯美式咖啡,並避免太快喝完)
影片:自然釀造 vs 化學釀造醬油 的優缺點
醬油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中國傳到日本、韓國,再傳到世界各地~ 現在已經是個不可或缺的調味料~
醬油使用在每餐都幾乎不可或缺,所以了解醬油的優缺點,如何挑選醬油建議是需要知道的
影片:自然釀造 vs 化學釀造醬油 的優缺點
以前有寫過幾篇文章,可以參考看看:
影片:醬油的利與弊
下述整理自影片重點摘要:
醬油原料:大豆、小麥、鹽、水 (大豆、小麥 比例不同,影響顏色和味道)
- 自然釀造
- 大豆泡在水裡
- 再來烘乾,碾碎,加入小麥粉
- 加上曲黴菌一起培養 3~5天
- 放到發酵罐,加入水和鹽,發酵5~8個月
- 進行巴氏消毒
- 得到純釀造醬油
- 化學釀造 (水解植物 / 大豆蛋白 + 食品添加劑 = 化學釀造)
- 大豆高溫加熱到華氏176度(攝氏80度)
- 加入鹽酸 (把大豆、小麥的蛋白質分解)
- 分解後再加入鹽和水
- 得到化學釀造醬油
一勺匙的醬油可提供人體38%的鹽(1天)
純釀造醬油優點:
- 減緩過敏症
- 幫助消化
- 抗氧化(減少炎症)
- 降低癌症風險
- 維護腸道益生菌
- 降血壓
化學加工醬油缺點:
- 氯丙醇(可能致癌)
- 3-MCPD (可能損害腎臟、降低生育力和致癌產生腫瘤)
- 歐洲:每公斤醬油 3-MCPD 不能超過 0.02mg
- 美國:每公斤醬油 3-MCPD 不能超過 1mg
- 但是現在市面上檢測很多都超標,甚至有 890mg 的
- 組胺 (甲基化不足的人,不能有效代謝組胺)
- 組胺 不耐症
- 呼吸道過敏
- 頭暈、噁心
- 頭痛、出汗
- 胃痛、皮疹
- 血壓變化
- 洛氨
- 對平常人沒差,但若有吃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抗抑鬱藥),洛氨會產生毒性反應
- 麩質過敏
- 可能引起全身發炎反應(強烈腹瀉、疲勞、關節痛)
- 白細胞過度活躍,全身產生輕微的慢性炎症(關節疼、疲勞、肌肉酸痛)
餐前3小時吃炸物外皮 食量暴增50%
檸檬水 冷泡、熱飲的注意事項
檸檬對身體健康來說都不錯,冷泡、熱飲各有不同的優缺點。
素食的分類 與 如何保持營養均衡
素食的分類蠻多種的,在台灣常見的分類如下:
- 全素或純素:全素或純素及蛋製品
- 蛋素:全素或純素及奶製品
- 奶素
- 奶蛋素:全素或純素及奶蛋製品
- 植物五辛素:食用植物性食物,但可含五辛或奶蛋
- 植物五辛包括「蔥、蒜、韭、蕎及興渠」:
- 蔥:含青蔥、紅蔥、革蔥、慈蔥、蘭蔥
- 蒜:含大蒜、蒜苗
- 韭:含韭菜、韭黃、韭菜花
- 蕎:蕗蕎或薤菜
- 興蕖:即為洋蔥
- 植物五辛包括「蔥、蒜、韭、蕎及興渠」: